知难而退?局面会暂时稳定,可是过不了多久,源州也会和其他国家那般无异,百年之后,辉煌到头,走向衰落。
苏木把折子给丁继看,想听听他的想法。丁继明白苏木的意思。
“陛下,有些事情也必须有人来承担,这千古骂名就由微臣来承担吧。”丁继本就是无名之辈,寒窗十年,小小功名,得一微末小吏,三五十年苟且,寂寂无名。这一次,他也要借这改革利刃,杀出一番名声,至于是好是坏,他不关心,青史留名,自有人评说。
老旧田制积弊长,改革初兴意难详。
豪绅霸土根基固,政令推行起祸殃。
抗令纷纭刀兵举,流民辗转血成塘。
本为均地谋福祉,却化人间炼狱场。
丁继在湖田县,杀得是人头滚滚,人人谈之色变,虞继宜每天躲在府里,都不敢出门。苏木呢,借口到前线视察,一直在渔阳,弹劾丁继的折子,都被压了下来。苏木也知道,这是改革的阵痛,他也不得不狠下心来。
一时间,湖田县官员和富户,十去七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贬官的贬官。
整整一个月,湖田县才安分下来,人们私下叫湖田县为下头县,导致不少人都不敢去湖田县为官。
好在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湖田县土地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百姓都分到了土地,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了湖田县的示范,其他地方就顺利多了,因为丁继是真的敢杀人的,没有谁敢拿性命开玩笑。当丁继离开湖田县的时候,湖田县的百姓夹道欢迎,不知道是欢迎他离开,还是欢迎他解决了土地问题。应该都有吧。
看到土地政策慢慢步入正轨,各地推行起来也比较顺利,阻力小了很多,苏木看着也欣慰不少。
因为新的土地政策是根据人丁来分配的,有钱的富户就想到了对策,多增加自己的人丁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虽然说现有土地已经分配完了,可是新开垦的土地还有啊。
因此,慢慢的,社会出现了两个怪现象:一是有钱的人家,三妻四妾娶个不停,贫苦百姓嫁个不停,娶的得到了土地,嫁的得到了不菲的钱财,两家都欢喜,娶了妻妾,又可以不停的生育小孩,增加人口;二是不少贵族,购买奴仆,奴仆入了自家籍,也是有田地分的,还可以作为劳力,真是一举多得。
一个问题,才刚刚解决,一个问题又来,人口买卖的问题,更让人头疼。百姓活不下去,卖身为奴,你情我愿,朝廷总不能也要管吧。
虽然现在这个问题的危害性还没有显现,但关于人口买卖的折子却已经递到了苏木的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