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土地改革
苏木并没有为难丁继,土地,自古以来就是问题最多的难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难题,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基,没有谁能有一个完全的解决办法。
丁继不敢说,有他的顾虑,话一出口,如果做不到,也是大罪。
或许自己应该和师父商量一下,他应该有办法。
“丁继,跟我回白帝城吧,虞继宜,这里的事情,你就自己处理了,你源安省,先做一个榜样。”苏木也没有太为难虞继宜,毕竟他也是刚来这里不久,很多事情没有触及也是可以理解的。
几日后,回到白帝城,苏木一刻也不敢耽搁,径直带着丁继去找了甲竹千。说起了湖田县的事情,并把自己遭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甲竹千一听,也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这些人为了一点土地,居然连朝廷都不放在眼里,如果放任不管,以后必定成为祸患,必须以雷霆手段解决。新朝刚立,旧朝余毒已经蔓延,这还了得。
现在,源州的土地政策很明显的割裂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南直隶和襄阳省为代表的南方政策,一种就是北方政策了。表明是都是土地国有,按人丁分发田亩,可是北方新立,很多政策是实行下去了,可是执行力度却很乏力,朝廷很多事情要做,又缺乏人手,土地政策执行的情况如何,根本就是未知数。官员下去执政,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纠缠,根本也是无从下手的。
从湖田县的情况来看,旧贵族官僚根本没把新的朝廷放在眼里,他们就如趴在土地上吸血的蚂蟥一般。
现在问题就摆在眼前,也不得不解决。好在新朝廷上任,三把火也正烧得正旺,各种政策百姓是欢迎的,只是执行的问题。
要解决执行问题,最好的办法就一个字:杀。杀鸡儆猴。这只鸡,源安省就是现成的。如果同时进行,得罪太多的人,会出乱子。
“丁继,说说你的想法吧。大家都综合一下意见,同意制定一个政策出来。”这是苏木给丁继台阶下。大家都提了意见,就不再是丁继一家之言了,以后怎么样,大家都有份。
“首先,要明确,源州所有土地都是国有,百姓只是有使用权,承担国家规定应缴纳的税收。那么就必须明确,百姓不能私自买卖土地,所有土地的买卖都必须经过国家的同意,买卖土地也必须缴纳相应的税收。再次,全国土地丈量,土地确权必须势在必行,造鱼鳞册详细记载,各镇每年流失或新增的土地,要及时汇报统计。三是,土地基建的修缮,特别是水患和干旱严重的地区,农业抗风险能力差,一旦有天灾人祸,很容易破产,不得不卖地求生存……”丁继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政策都是好政策,最为关键的是执行和后期的监督。丁继的任命很快就下来,户部侍郎,统筹全国土地改革。
没过几日,虞继宜并上了折子,遇到了大麻烦。几乎源安所有的官僚和富户,多多少少都被牵扯进来,就单单湖田县,九成的官员都会被免职或者杀头。苏木看着折子上的名单,也是头大。现在,他终于明白,当初楚隆每次改革都是血流成河的原因了,也知道每次改革都是半途而废的原因了。每次改革,都会承受千古骂名。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