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土木堡之变(2 / 2)

就比如那句重开了浙江与福建的银矿场,又说这个银矿场从永乐年到宣德年,每年都能收个二三十万两白银不等,到了朱祁镇的正统年,只收了五千五百五十两,这里面的差距如此巨大,那么剩余的钱都哪去了?

然后又在正统十年收了十八万两。正统十一年,又收了五十二万两。

好家伙你这银子一下子少那么多,一下子又多了那么多,这里面要是没有人贪了分他们宁愿相信太阳打西边出来。

还有那造船的事情,一百二十艘船造好要下西洋当地就乱了,突然冒出两万多人造反,还把海路给堵掉了,还有收银矿银税的时候,收税的地方突然爆发叛乱,沿海又有倭寇出现,又说那些倭寇的名字其实都是中国人的名字……

都不需要更多的信息,光是这些关键信息就已经告诉他们,这里面的水很深,深到哪怕是皇帝触及到那群人的利益也会被无情的反噬。

这一点很多皇帝深有体会。

就比如东汉的那些被世家门阀裹挟的皇帝,面对这群利益相互交织的庞大群体,他们无不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以及深深的无力。

这一点隋唐时期的皇帝也感受到了。

李治表示我深有体会。

以己度人,东汉以及隋唐时期的世家门阀里不少人都思考,若是自己的利益被皇帝侵犯那该用什么手段。

想来想去发现好像也和后世那明朝那群人用的手段差不多。

只是出海到底有多大的利益,竟然能让那群人为了阻止皇帝出海干出如此疯狂的事,甚至那个叫刘大夏的竟然干出了烧海图的事情出来。

他们的胆子真的是大的离谱啊!

所以这朱祁镇并不是什么昏君,只是他没有玩过那群抱团的文官既得利益者。

刘彻摸着自己已经长出来的胡须,作为政治生物里顶尖的那一批人,刘彻已经对朱祁镇的处境猜测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不就是皇帝跟大臣的利益冲突,大臣跟其背后的既得利益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干出足以灭族的事来,而且好像还干成了,那朱祁镇最后在御驾亲征上被打败然后被俘。

土木堡之变!

这几个字立刻被刘彻视做关键词。

土木堡这个地方应该是双方大军交战之处,然后明军大败,朱祁镇则被敌人俘获。

可这个“变”字就非常的耐人寻味。

按理说应该用“败”这个字而非“变”。

土木堡之败和土木堡之变。

这两个说法可是天差地别。

一字之差,意思可是大不相同。

寻常人对于土木堡之败和土木堡之变里的字并没有什么敏感的政治嗅觉,可对于这些玩政治的大佬来说,这里面的一个字就已经很说明问题。

这里说的政治大佬不限于皇帝,包括历朝历代的老狐狸们。

陈平贾诩张良萧何长孙无忌之流哪一个不是老狐狸级别。

因此这里面的一字之差也被他们那敏锐的嗅觉和本能察觉出了极大的不对劲。

虽然明朝的水很深,可也要看那帮利益集团的对手是谁,朱由检这种二极管思维的皇帝肯定被那些文官集团当傻子玩,刘恒刘彻李治这种类型的皇帝要是跟崇祯换一换,倒是谁玩谁来两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