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土木堡之变(1 / 2)

第131章土木堡之变

作者有话说:首先对于那进去还在审核的两张作者表示遗憾,一章改了8次都出不来,另一张改了2次没出来就暂时不准备改了,主要是心累以及不太理解,第一次审核说这几段有问题我改了,然后继续申请审核,接下来又说这几段也不行我又改了,然后又说这几段不行……反反复复的换标准,我都不知道每次审核的是不是不同的人。

老蒋这个称呼不能用,我换成了光头也不行,换成秃子还不行。

我就奇了怪了,为啥很多亮剑同人都可以用老蒋、校长之类的?

反正就是很奇怪。

另外129章跟130章各补了2000字,这次有分割线,很好找的。

…………………………………………

炸了!

万界各面位时空的古人看到这些信息又集体炸锅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

文官跟皇帝抢军权?

额不对是文官跟皇帝抢军权……反正都一个意思,这让那些比较早又没有完全的文武分家的位面朝代的古人都看傻了眼。

始皇帝下意识皱了下眉,他不太明白为什么是文官跟皇帝争夺军权而不是武将?

哪怕秦朝时候还没有文武分家的地步,可兵权不都是掌握在将军们的手上?

文官的职责也不在这里上,手怎么还会伸向军队?

难道这些后世的文官一个个都堪比吕不韦这种权臣?

这一点始皇帝是绝对不相信的,所以他思来想去便得出一个猜测,后世的官员体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动,这种变动让文官的权限无限放大,大到可以有胆子跟无视武将直接跟皇帝争夺军权的地步。

可是这也太……武将都是废物吗?

嬴政有些看不懂这明朝的政治体系了,而且后面的评论也无比炸裂,那个太监带兵的字眼再度引起嬴政的注意,他稍微一想就大致猜到这“太监”因该就是阉割之后的寺人,只是后世的叫法变得不同。

对于一些事物或者职业在后世被叫做另一个名字,嬴政已经麻木了,为什么把寺人叫太监嬴政也懒得去细想,反正知道意思就行了。

现在让他在意的事情便是天幕上那个叫“糖油粑粑的菜籽”的人说的这些关于明朝皇帝朱祁镇以及明朝内政的信息,至于这个人的笔名为什么取的那么奇怪嬴政也没兴趣关注,跟奇怪的名字他都在天幕里看过,这个名字跟那些奇葩名字比起来还算得上中规中矩。

至少比那个“宫女勒脖子”读起来要通顺一些。

打仗宁愿让阉人带兵也不让文官带兵,可见那明朝时候的文官已经让皇帝非常忌惮。

可嬴政还是没想明白,武将呢?明朝带兵的武将都去哪了?为什么皇帝忌惮文官反而不忌惮武将?

为什么宁愿让阉人带兵也不让武将带兵?

哪怕政治上强如嬴政这样的政治生物,在没有理解明朝的构成体系之前,根本就没法理解明朝的这一系列神奇的体系组成。

当然若是他知道了五代十国武人的恐怖就会对明朝的体系有更多的了解。

这一点不止嬴政,强如刘邦、刘恒、刘彻、刘询、刘秀……杨坚、李世民这些不知晓五代十国和宋朝那些事情的前人也都很难理解为什么明朝的文官这么牛逼,直接绕过武将跟皇帝争夺军权。

而且从这后人的话中看起来,那朱祁镇并非无能的昏君,而是被以文官为代表的利益群体给算计了才导致兵败北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