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察觉了我们的意图……”刘协低声重复着这句话,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如同他此刻翻涌的心绪。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不安压下,“传令下去,明日议事厅,最后一次确认奇袭计划!”
翌日,作战指挥营帐内气氛凝重。
巨大的沙盘上,插满了代表两军态势的小旗,红色的汉军旗帜,如同点点火星,散落在许昌周围。
赵云、典韦、庞统等一众核心将领围坐在桌旁,面色严肃,目光紧紧地盯着沙盘。
营帐内空气沉闷,每个人的呼吸都清晰可闻。
作战参谋刘三强,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指着沙盘上的各个位置,详细地讲解着作战计划。
“我军将兵分三路,赵云将军率领一路精兵,佯攻许昌东门,吸引曹操主力;典韦将军率领一路精兵,埋伏于许昌西门之外,待东门战事起,立刻强攻西门,为主力部队打开缺口;徐荣亲率主力部队,潜伏于许昌南门外,待西门打开,便可迅速攻入城内。”刘三强的声音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城内潜伏的暗探,会配合我军行动,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许昌!”
众人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刘协看着侃侃而谈的刘三强,这个曾经略显稚嫩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作战参谋。
刘三强讲解完毕,环视众人,“各位将军,可还有异议?”
营帐内一片寂静,无人发言。
就在刘协准备最终拍板定案之时,庞统却缓缓开口了……
“此计……不妥。”庞统的声音不大,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他目光坚定,没有丝毫动摇,与众人的谨慎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的双眼深邃,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让人不敢轻易忽视。
营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庞统身上。
赵云脸上露出疑惑,典韦浓眉紧锁,徐荣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就连刚才还自信满满的刘三强,也有些错愕,手中的木棍都微微颤抖。
他们都清楚,庞统此人,绝非哗众取宠之辈,他既然敢提出异议,必然有其道理。
刘协并未立即表态,他双手交叠,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在沙盘和庞统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权衡着什么。
营帐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就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他的思绪。
庞统缓缓说道:“我观此战,佯攻东门,强攻西门,固然稳妥,但却过于保守,难以一举击溃曹军。依我之见,不如将计就计,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刘协眉头微挑,示意庞统继续说下去。
“我军主力,不应埋伏南门之外,而是应该直接伪装成曹军援军,从东门大摇大摆地进入许昌!如此一来,既可出其不意,又能最大程度地迷惑曹操,令其措手不及!”庞统的声音掷地有声,字字珠玑。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