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悬疑推理 >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 第263章 惠龙能源成立,高启强野心膨胀!

第263章 惠龙能源成立,高启强野心膨胀!(2 / 2)

自己想要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拥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

显然必须要搞制造业,要直接能影响到很多人的饭碗。

如果自己能给京海,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不菲的财税收入。

就算没有背景靠山,也没有人敢轻易动自己。

甚至不仅不敢擅动,反而会拼命保护。

否则企业破产、员工下岗、财税减少……

乌纱帽,还要不要?

一想到这些。

高启强的野心,就忍不住疯狂膨胀。

“盘踞京海市多年的汤家,为什么会轰然覆灭?”

“身家两百多亿的前临江省首富苏金义,又为什么落个狼狈出逃的下场?”

“是因为他们背景后台不够硬吗?显然不是,汤家有汤副市长,苏金义还有个副省大哥,不也照样挨收拾了?”

“他们被整,不仅仅是因为捞钱太狠,为非作歹实在是太多太多,还因为他们并没有难以替代的存在价值!”

“他们的生意,都没什么科技含量,就像海富集团垮了,建工集团立马就能接手,搞工程搞房产,还不简单吗?”

“而且他们倒下了,反而还能让权力、资本和资源,被重新洗牌分配,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好处,不被收拾才怪!”

“相比之下,玩高科技的惠龙集团,随便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都有好几万人,关系到这么多人的就业,谁敢动他赵瑞龙?”

“如果我和弟弟联手,也搞一搞有点科技含量的制造业,把强盛公司变成强盛集团,员工几万十几万,年产值上千亿,就算有点灰色生意又如何?”

“只要不太过分,不触碰原则性的底线问题,不搞出大乱子弄得民怨纷腾、官方愤怒,那些灰色生意就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毕竟我不做,别人也会做!”

“至于干爹泰叔……他真是太迂腐、太保守、太老土了,一门心思只想着多干几个工程、多开发几个楼盘,像他这样折腾,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多少钱,成不了多大气候!”

“他不是想让我给他养老吗?那他就干脆让位出来,不要再插手经营管理,只管拿着手里的股份,每年等着分红就行……”

参观还在继续。

众人都在实验室,认真听赵瑞龙讲解。

但高启强的心思,早已飞到九霄云外。

他恨不得干爹陈泰,赶紧退休回家养老。

自己和弟弟高启盛,直接将建工集团兼并重组,变成强盛集团。

此时此刻。

陈泰哪儿知道,身边的干儿子高启强,会有这样的心思?

当初干女儿陈书婷,将他介绍给自己之时,高启强可是当众下跪,大喊着要为自己养老。

进入自己的京海建工集团后,高启强也确实惟命是从、任劳任怨,把活儿干得很漂亮。

因而陈泰想不到,高启强已经开始野心膨胀。

今天的他,一门心思就是来给赵瑞龙贺喜,听他做各种介绍的。

他原本以为,赵瑞龙就是一个出身显赫,但没多大本事的权贵子弟。

是靠着父辈的权势,以及巨额的投资,才受人欢迎。

如今亲眼目睹、亲耳听见,赵瑞龙全程没用任何稿子,给众人做科普讲解、做产业发展规划介绍、做科研实验技术讲解……

陈泰是真服气了。

如果没有真本事,哪有人能靠死记硬背,记住这么多知识要点?

而且面对嘉宾和记者们的提问,还能始终对答如流。

这一切都足以证明,赵瑞龙是既懂技术又有远见。

至于赵瑞龙为什么如此开诚布公,几乎毫无保留的给大家做介绍。

赵瑞龙给出的解释,更是让陈泰佩服不已。

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米国人卡内基钢铁、标准石油、福特汽车等企业。

不断通过研发或引进最先进的技术,革新生产管理手段,并购竞争对手、控制上下游企业,实现全产业链自主掌控。

最终,这一系列举动,让这些米国公司的成本大幅低于其他国家的同行企业,让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国际巨头。

米国人早已证明,任何先进技术都需要通过规模化应用、产业整合和制度创新,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谁有能力将先进技术,尽快在市场上应用扩散,谁能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将效率提升到最高,谁就能获得丰厚收益。

新能源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行业。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国内外早就有工程实例,在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建成投用了不少。

哪怕是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龙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解决工业发展迅速、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都开始着手搞风力发电。

导致新能源行业发展缓慢,清洁能源市场规模增长迟缓的主要原因,除了全球节能环保意识不够强、政策配套不给力,还因为成本不够低。

如果风力发电的成本很高,甚至比火力发电的电价还贵,谁会购买使用?

只有尽快想办法,让风电的成本低于售价,有利可图才能吸引大家积极投资,才能让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而赵瑞龙的办法,就是开放合作。

他希望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人才,都能积极加入进来。

大家扬长补短、合作共赢,一起提升效率和技术,降低成本和能耗,以便将产业做大做强。

为此,他愿意充当开路先锋,投入巨资、集中力量,先搞一批产品和项目出来,将市场培育起来……

这格局,这魄力,着实让陈泰佩服不已。

“赵公子真不愧是做大事的人啊!”

“换做是我做生意,我巴不得自己独家掌控一切,所有的利润都自己赚,其他人别想进来分一杯羹,而他呢?”

“他却巴不得更多人进入行业,一起把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各种部件和各大系统,做到降本增效、有利可图!”

“不过赵公子这么做,也是对的,一家企业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垄断一整个行业,只有让整个行业发展起来了,作为行业龙头才有钱赚。”

“否则就靠惠龙能源公司一家,哪能既要研制风力发电装置,又要勘察设计,还能海上和陆地施工作业?不同技术领域,本就需要不同特长的企业来做,才能又快又好!”

“就像我的京海建工集团,就算自己能勘察设计,能出各种施工方案,但我还能自己炼钢、自己造工程机械、自己生产各种建材吗?什么都做,只能什么都做不好、做不精!”

……

这一场参观,陈泰是深有感悟,学习进步了不少。

殊不知,跟在一旁的高启强,却在想让他退休养老。

参观结束,临别之际。

赵瑞龙挨个握手,答谢嘉宾。

饶是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但和赵瑞龙握手,陈泰依然激动不已。

除了一个劲儿的点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反而是一旁的高启强,听了赵瑞龙的褒奖后,应答自如。

直到坐车离开好一会儿,陈泰才渐渐平静下来。

自嘲的呵呵一笑后,微微侧目瞥向坐旁边的高启强。

“昨天的辛苦努力,果然没有白费,赵公子很满意呀!”

高启强点点头道:“是啊,不然也不会跟咱们多聊了好几句。”

陈泰回头看向前方,不急不缓的说道:

“我突然在想,这风力发电场的施工建设,也是不小的工程啊!”

“而且一节风电塔筒,就有二三十米长,好几十吨重,叶片就更长更重了。”

“所以不管风力发电场,是建在陆地,还是海上,吊装施工都是个技术活。”

“既然赵公子说,风电行业未来前景广阔,我想咱们招人才买设备,一旦有了这方面的施工技术和资质,将来肯定不少赚。”

高启强很是无语。

未来必然规模庞大、产值惊人的风电产业。

你居然就只想搞施工?

还能不能有点出息?

就不能干点更有技术含量的吗?

将来运作上市,大把大把的捞钱,难道不爽吗?

不过尽管心有不满,但高启强依然笑容满面的点头附和。

“干爹英明!”

“一会儿到了集团,我就组织各部门开会研究。”

微笑看向前方,高启强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下午就跟弟弟商量,成立京海强盛集团,做大做强、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