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639章 大宁之变化,重点栽培

第639章 大宁之变化,重点栽培(1 / 2)

第639章大宁之变化,重点栽培

时间兜兜转转,

整个大宁城似乎有了前所未有的安稳。

在城南城北交叉巡逻的城防军恍然惊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白日的城北已经没有了打架斗殴这等以往多到不想管的事。

到了夜晚,更是没有那些醉酒之人嚷嚷着要光复大元。

城北的草原人似乎一下子变得与城南的明人那般识大体,

不掺和诸多政事,

整日做的,

就是拿着板凳去温热的房舍中听如何养猪、种地。

房舍位置在都司城主府附近,

原本是一间硕大的库房,

如今被空了出来,

安放上炉火,摆上了桌椅板凳。

城主府找来了一些老农和一些识字的读书人,在这里不停地絮叨。

最开始人并没有多少,

只是有一些明人路过,

进来暖和暖和,顺便假装听一听。

后来,草原人也知道了这里是能歇息的落脚之地,

进入后才发现,

这里居然在教授草原上最宝贵的“知识”。

这让许多人欣喜若狂,纷纷呼朋唤友。

在草原部落中,

知识是最不吝啬,也最吝啬的东西。

不吝啬的是各种攻杀法门、骑马、射箭等诸多知识,

而吝啬的是读书识字.

一个部落中,只有最上层的权贵有机会认字,

其余人大多浑浑噩噩,

要么放牧、要么从军,

二十岁之后就会不知道死在哪一场风沙、厮杀中。

而现在,在这间硕大的房舍中,无数的字就写在两旁的识字板上,

用心记,总能记住那么几个。

在这等口口相传之下,

房舍也很快变得人满为患,效果也十分斐然。

下发下去的猪仔死亡的概率直线下降,

城北始终弥漫、飘散的肉香终于消散了一些。

此时,正值正午,

弥漫已久的乌云终于有了些许缝隙,

温暖的阳光从缝隙中费力地钻了出来,洋洋洒洒地挥落在大宁城上。

城西粮道之上,

一队千余人的人马浩浩荡荡走着,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

不少路上的商贾与行人,将目光放在了那数百辆马车之上,

马车上都是一个又一个的大缸,被封得严严实实。

护卫的军卒神情警惕到了极点,对任何一个将视线投来的目光,都严加审视。

对此,周遭众人也并不意外。

能用如此大缸运送的货物只有两种,

不是盐就是,

这两种物件是整个关外都稀缺的东西,也是价格昂贵的硬通货,仅仅只有茶能与之媲美。

队伍最前端,一个半大小子身骑战马,身披甲胄,

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四周道路,

打量着道路两旁堆积的厚厚的积雪。

这时,一名军卒在一旁说道:

“张大人,上一次小的前来,这官道上可遍地都是积雪,

马车都走十分费劲,

今日不知谁打扫了,真是怪事。”

军卒说话时,隐晦地打量着身旁年轻人,心中发出感慨,

身旁之人至多十七八岁,五官与眼眉都透露出稚嫩,

但就是这等年轻的小将,

居然能承担起如此重担,

从一路上的表现来看,

军卒也不得不承认,

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他也十分佩服。

小将正是张辅,

如今燕山左护卫百户!

而军卒如此恭敬的原因,除了其本身的本事之外,

还有其身为指挥使的老爹。

他可是亲眼见到了,在张玉指挥使到任之时,

燕王亲自相迎,

送他到了燕山左护卫!

此等事情已经在整个京城流传开来,一时间燕王礼贤下士之美名流传。

张辅打量着四周,见地上有一些扫帚留下的刷刷痕迹,

料定是有人提前来进行了打扫,

而此刻距离大宁城不过五里,

是谁打扫的.已经昭然若揭。

张辅从腰间拿出千里镜,

放在眼前眺望远方,果不其然.

看到了视线尽头一行几十人正在铲着积雪,便说道:

“是大宁城派人清理。”

身旁军卒也极目远眺,

可他没有千里镜,只能看到朦胧中的小黑点,

“大宁城,焕然一新啊。”

“此时说这事是否有些为时尚早”张辅表情略有诧异,淡淡开口。

“不早不早,大人您有所不知啊,我等时常流动于各个城池之间,

对一个城池评判的标准也极为简单,那就是路怎么样。”

“具体说说。”张辅发问。

“大人,路是一个城池最浅显易见之物,

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诸位大人,每日都能看到,

就是这等每日都能看到的东西,

能让其干净平整,都是一件极难的事。

所以啊,只要是见到了道路规整、打扫干净的城池,

其中一些别的自然不会差到那里去。

反之,道路越破越是疏于打理,城内的房舍与一些府库,那就不用说了,四处漏风。”

听了军卒的话,张辅觉得此言极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受教了,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大人尽管说。”

“城外的官道也算在内”

“那是自然。”军卒笑着开口:

“城外官道关乎城池往来商贸以及运粮诸事,

若是不打理干净,还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

有些路不好的地方,

商贾觉得赚些钱还不够遭罪的,他就不来了。

所以,官道越是平整宽阔,

相应的城池也越是繁华。

就拿眼前的官道来说,至少上面没有积雪,走着也顺畅,

若是这上面布满积雪,又都是融化后的冰,商队走来再摔断几条马腿,一般人是不会再来了。”

张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喃喃道:

“想要富,先修路,此言一点都没错啊。”

“嗯”身旁军卒一愣,眼睛旋即亮了起来:

“大人此话甚妙。”

张辅也面露感慨,连连点头,

他在应天时第一次听到此言还有些不以为意,以为只是一句朗朗上口的话。

但随着从应天走到北平,再从北平走到这大宁,

这句话可谓是警世名言啊,

路就是一切的基础,

若是没有合适的路,莫说是商贸往来,运兵运粮都要大打折扣,人过日子都是一个难题。

深吸了一口气,张辅指了指前方的大宁城,沉声开口:

“此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这北平行都司的陆大人所说。”

“陆大人”军卒面露诧异,

对于这位年纪轻轻就执掌都司的年轻大人,他莫名地有一些恐惧。

他不是傻子,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

自然不可能去妄自菲薄什么陆大人全凭运气之类的话,

自然是有旁人难以睥睨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