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610章 争吵不绝,夜袭商行

第610章 争吵不绝,夜袭商行(1 / 2)

第610章争吵不绝,夜袭商行

“摔倒了”

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上下打量了刘思礼几眼,满脸诧异。

太子朱标额头青筋暴跳,放在扶手上的手掌紧握,眼中闪过一丝戾气:

“胡说八道,你要是能摔成这副模样,本宫还真佩服你的本事。

应天商行门前百姓发生民变,你当时在哪里”

“刑部赵大人说你激起民变,可有此事”朱元璋冷冷问道。

刘思礼沉默不语,只是抬手擦了擦流下来的口水。

“说话!!!”

朱元璋抄起桌上的奏疏砸了下去,发出一声怒吼,整个人也站了起来。

“回禀陛下,

臣…臣当时被百姓按在地上打,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至于民变…

臣不认为那是民变,他们是来商行讨要账款。

臣本打算给他们结清账款,让他们尽快离开,

以便刑部、大理寺查案。

但是…账本被查封了,臣只能前去劝阻。

可他们不听,把臣打成了这样。”

刘思礼抬起头,擦了擦口水,含糊不清地说道:

“凌大人、张大人、周大人当时都在场,是他们下令查封商行的。

百姓原本要打的是他们,

臣去阻拦,就变成打臣了。

若赵大人说臣激起哗变…

臣也不知该如何辩解。”

朱元璋又扔了几本文书下来,破口大骂:

“你身为朝廷命官,

弄成这副样子,丢的是朝廷的脸面。

传凌汉他们进来!!”

不多时,凌汉三人走进殿内。

众人见他们衣冠楚楚、毫发无损的模样,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都督徐司马毫不客气地开口讥讽:

“三位大人可真是体面,堪称朝廷之典范。”

三人眼中闪过愕然,有些不明所以。

朱元璋见他们这般若无其事的样子,怒火更盛,

一拂袖坐下,默默地盯着他们。

太子朱标在一旁开口,看向凌汉:

“凌大人,查案可有收获命案之事何时能结案”

凌汉心里一紧,脸色变得僵硬,在心中思索良久才缓缓开口:

“回禀太子殿下,案件还在调查中。

刑部上下正在对商行库房展开大规模搜查,

同时对商行雇员进行调查,相信很快就能发现线索。”

“多久”

太子朱标声音平静,只问了两个字。

凌汉眼神闪烁,瞥了一眼站在一旁气定神闲的赵勉,沉声道:

“回禀太子殿下,查案之事臣无法给出确切时间。”

“一年时间够不够”

声音传来,凌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身旁两人也有些惊讶地看向太子殿下,只见他脸色凝重。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太子已经快要爆发了。

凌汉老实回答:“陛下,用不了一年。

只要将该收集的证据都收集齐全,该调查的人都调查完毕,

就能初步推断出当时的情况…也就可以结案了。”

“嗯”太子朱标恍然地点了点头:

“既然要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何不询问当时在场雇员

如果孤没记错,锦衣卫呈上来的文书里,有很多雇员的口述。

你们刑部是信不过锦衣卫吗”

这时,赵勉在一旁躬身一拜:

“回禀太子殿下,

刑部所查的是其中可能存在的冤假错案。

被杀的三人中,有一人的家属称其无辜,

而京府以及锦衣卫的记录都表明这三人是逆党。

若按照这些文书处理,无辜之人就枉死了。”

“好一个无辜之人枉死。”太子朱标笑着点了点头:

“还要查多久应天商行何时能开门

今日已经引发民变,你们还打算关几天”

赵勉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寒意,太子殿下虽然在笑,却让他不寒而栗。

“回禀太子殿下,至少还需五日!”

“五日”

此话一出,太子朱标还没开口,都督府的一众官员就纷纷面露惊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左军都督耿忠看向赵勉,沉声道:

“赵大人,商行如今关系到千万人的生计。

为了一个还不确定是否存在的冤假错案,就要再关门五日

这其中轻重,您掂量过吗”

赵勉脸色平静:

“法理大于人情,既然朝廷设立了律法,就应该严格遵守。

若出现冤假错案,整个朝廷都要为此蒙羞。”

“荒谬,为了一个逆贼搞得人心惶惶!你们刑部是昏了头。”耿忠毫不客气地破口大骂。

“耿大人,您骂下官并不能解决问题。

刑部作为六部之一,查案是职责所在,其他事情不在刑部的考虑范围内。”

“赵大人一心为公,本官真是佩服,希望赵大人对其他事情也能一视同仁。”

耿忠冷哼一声,然后看向上首:

“陛下、太子殿下,三人既然已被京府和锦衣卫定为逆党,那必然是有理有据。

刑部却又出来横插一杠,还要再查一遍。

等刑部查完结案了,是不是大理寺又要来查一遍

这种一案多查的事,听着就骇人听闻。

若事事都这样,

朝廷就算有再多官员和吏员,也不够用。”

洪武皇帝朱元璋点了点头,原本冷峻的脸色忽然露出笑容,看向一旁静坐的李善长:

“老哥啊,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处理这案子应不应该查”

李善长听后面露感慨,摸了摸胡子:

“陛下,国法不容轻视。

既然大明刚刚建立,就应该做好表率,把事情查清楚,给百姓一个交代。”

朱元璋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

“老哥说得对。

既然如此…干脆也别让刑部和大理寺单独查了,

叫上锦衣卫、京府衙门,一起查。

看看到底谁对谁错。

就定三天,三天之内要是没有结果,这事就别再耗费精力了。”

“是”

赵勉与周志清齐齐一拜,

一旁站着的毛骧与高守同样躬身一拜。

做完这些后,朱元璋看向狼狈不堪的刘思礼,沉声道:

“刘爱卿啊,日后再有这种事,别傻乎乎地冲在前面,

多跟凌爱卿和周爱卿学学,远远地躲在后面。

你下去后先收拾收拾,

朕会派太医去你府上,好好给你医治。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就安心养着。”

说完,朱元璋挥了挥手:

“行了,都退下吧,大晚上的弄出这么多事。”

离开武英殿后,

刘思礼乘坐马车回到府邸。

原本还故作镇定的他,

一进家门,大门刚关上,马上就“哎呦”起来。

随行的老仆连忙上前,看着他扭曲的胳膊,满脸不忍:

“老爷啊,就算是做样子,也不用这么狠吧。”

“少废话,做都做了,赶紧进屋,正骨!”

很快,刘思礼换上一身素袍常服,静静地坐在房间里。

他手臂的弯曲已经恢复正常,还绑上了固定用的竹片。

老仆一边缠麻布,一边担惊受怕地说:

“老爷啊,都说边疆兵荒马乱,可老爷在庆州五六年都没遭遇什么大灾大难。

可来了这京城,还没两个月,手就折了。”

刘思礼脸上露出一丝忌惮:

“你不懂啊,要是我这手不断一根,

今日民变之事,老爷我就得被拉出去平息民愤。

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啊,个个都是道貌岸然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