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一言我一语,一行人很快大致明白了上面的意思。
陈老汉也凑了过去,
他识字多,看得比旁人更明白。
见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陈老汉索性拿过白纸,自己念了起来。
[特大奖:整村重建。]
[在应天商行开业庆典当日,
由应天商行邀请应天八县附近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城中官府代表以及商行共同参与见证。
所有符合资格的村庄名字,
将被写在特制的竹签上,放入一个抽奖箱中。
在众人监督下,随机抽取一根竹签,被抽中的村庄即为幸运得主。]
[奖项实施:一旦确定获奖村庄,
应天商行即刻派遣专业工匠奔赴村庄,
深入调查村庄地形地貌、民俗文化、人口结构以及现有建筑布局。
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重建方案。
从住宅样式、公共设施布局到道路交通规划,
每一个细节都将充分考虑村民利益与感受。]
“啥意思”
一名中年人满脸茫然。
这些字他都听得懂,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说的啥了。
刘老汉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好像是抽竹签,中奖之后,应天商行要给整个村修房子。”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
中奖修房子还有这等好事
刘老汉继续念。
[重建工程推进:选用超高品质的建筑材料,
确保重建后的村庄房屋坚固耐用、安全舒适,能住一百年!
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工程质量标准,把控施工进度。
优先建设村民住宅,让村民早日搬进新居。
同时,同步推进公共设施建设,
此外,还将修建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宽阔的村内主干道连接各户人家。
便捷的出村道路直通附近官道,方便村民出行与货物运输。]
[质量监督与验收:
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应天商行将与工部衙门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巡查工程进度与质量。
邀请村民代表参与监督,及时听取意见与建议。]
[备:重建村庄其中一应费都由应天商行承担,
在动工后力争一月完工,让所有村民搬进新家!
另,所有村民可参与村庄重新建设,应天商行按劳发放工钱。]
[以上一切承诺由五军都督府、工部衙门,应天府衙担保,
若应天商行无法履行此则,
由三衙门联合建设,完成村庄重建。]
随着最后一个字念完,众人总算听明白了。
原来是应天商行要重新修房子,而且还能赚工钱。
见他们一个个面露喜色,
站在树墩上的陈老汉瞥了他们一眼:
“别高兴太早,还得抽奖,又不是只给咱们。”
“怕什么,咱们陈家村人多,中奖机会也大不少。”
“是啊是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陈老汉眉头紧皱,连忙摆手:
“闭嘴闭嘴,要是谁都能去,那不乱套了,人家这写了。”
[商行将于八月三十一号派车马前往各个村落,
邀请德高望重之长者,参与九月一号商行开业.]
“一个村出一人,随行人员不得超过三人,其余人若是跟随,自费前往。”
陈老汉继续看下去,脸色陡然一变,眼中闪过不可置信:
“快说啊,愣着干什么.”
陈老汉脸色难看,沉声道:
[抽奖要求:凡是在过去两月中,持续为应天商行稳定供货,
且质量合格、数量满足约定要求,
没有雇员伤亡的村庄,均有资格参与此次抽奖。]
此话一出,原本热闹的村口像秋风过后的原野一般,死寂无声。
府东街,应天商行一片热闹。
半条街道已经被用厚厚的帘幕遮盖,
周遭有衙役以及城防军值守,任何人不得靠近。
而在应天商行后门,不知多少人正在匆匆搬运货物,将货物送上货架。
他们一个个肌肉结实,模样精壮。
一看就是军伍中人!
郭铨此刻扛着一个硕大的桌子,赤裸着上身,从宽敞大门走进。
正在不停指挥的徐增寿见他这般模样,笑着拍了拍他的肚子:
“行啊你,有些日子没见,力气见长啊。”
郭铨此刻脸色涨红,憋着一口气,骂道:
“混蛋,快说放哪儿,我要顶不住了!”
“三楼三楼,这可是上好的红木桌子,最好的样品,
宫中的家具坊可就指着它发财呢,
可别磕了,你小心点。”
“闭嘴吧你,你来扛一个试试。”
郭铨涨红了脸,一溜烟消失在商行中。
如今的商行已不是当初那十几间商铺打通的破旧商行了。
在前景愈发明朗的情况下,两处衙门以及宫中加大了投入!
现在商行已经扩张到应天府衙隔壁。
成为一个四四方方、占据半个街道的庞然大物!
应天府衙与之相比,也显得小巫见大巫。
此刻,商行之外。
陆云逸站在一群人最前方,看着前方进货通道直皱眉。
一旁的李至刚急得直挠头:
“大人,商行又扩了将近四成,
原定的通道不够用了,这是新增加的通道。
属下想着,以后这里通过的都是一些坚硬、不容易坏的物件,
而原本的通道则只负责瓜果蔬菜的进出,
毕竟那里距离入口较近,好上货。
而且,百姓们进入商行,
最先看的就是瓜果蔬菜,其他物件反倒没那么急。”
陆云逸眉头紧皱,拿起商行的设计图仔细查看。
他发现这个商行与自己印象中的商场有很大区别,看起来乱糟糟的。
只是简单地将各类商铺区分,
像是把整个集市归类后,装进了里面。
不过考虑到时间和地形限制,能建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无论如何,新出现的事物总是混乱无序,
需要时间和实践来不断纠正,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状态。
深吸一口气,陆云逸沉声道:
“先这样吧,里面的规划还是有些乱。
但作为大明第一个大型商业集合体,已经足够了,后续再进行调整。”
“快开业了,人员培训完成了吗”陆云逸又问。
李至刚看向身后一名中年人,介绍道:
“大人,这是原本工部工坊的掌柜任鸿,
负责人员调配和工匠培训之类的事,现在负责所有人员培训。”
任鸿上前一步,躬身一拜:
“拜见大人,商行共雇佣人员一千三百余人,
昨日已完成全部培训及岗位分配。
其中人员大多来自主动退出各衙门的吏员、退伍军卒、宫中工坊的雇员,
以及从诸多都督府麾下各类衙门抽调来的人员。
他们原本就有一定经验,所以培训进展十分顺利。
在开业上工的一月里,
若他们想留在商行,便可继续留下,
若不想留下,商行会执行以老带新的策略,逐渐从应天城及周围八县雇佣。”
“账房和收银员呢宫中把人调过来了吗”陆云逸问道:
“回禀大人,昨日已就位,
大多是宫中、衙门、以及皇庄中的老掌柜和老账房。
都察院也派了将近二十名御史前来,准备组建监察机构。”
“嗯,不错.张玉呢”
陆云逸看了看四周,发现这位负责人不见了踪影。
“回禀大人,张大人正在商行正门位置。
安排开业的防务以及维持秩序的军卒,另外还有一些场地布置。”
陆云逸点了点头,说道:
“下午都督府几位都督和六部几位尚书要来。”
李至刚眼睛猛地瞪大,呼吸急促起来!
他现在整日盼着这一天啊,
毕竟商行这个项目在两个月的忙碌下,
他完成得不错,现在就等着朝廷来检查了。
陆云逸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你不用激动,也不用特意准备,一切照旧。
除非是陛下和太子殿下来了,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耽误干活。
而且,本官会跟他们说明,让他们以后少来,
整日伺候他们,这生意还怎么做。
对了,下午准备好相应文书,一并跟随。”
李至刚气血上涌,大声开口: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