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羌人如何
比之叛军如何
这一切的答案,他都要在这场战争中获得解答。
而另一边,此番顺着既定路线入侵雁门郡的鲜卑骑兵队伍是中部鲜卑大人之一的檀石槐麾下大将呼兰吉。
他受到檀石槐的命令,率领一万骑兵南下雁门郡,打算顺着过往的道路继续进入雁门郡劫掠一番,获得预定的人口、粮食、布匹、食盐等等物资之后,就能返回了。
说实话,最开始,他还真没有什么警惕意识或者什么重视的感觉,因为过去五六年间,他四次带兵劫掠雁门郡,每一次都满载而归,抢掠到了数量很多的汉人奴隶和生活物资。
雁门郡在他看来就像是他的羊圈一样,平时把羊放在羊圈里吃草长肉,等时间差不多了,就能进入羊圈挑选最肥硕的几只宰了吃肉。
其实今年最开始檀石槐是没打算南下的,因为今年檀石槐向东方攻击的途中攻破了不少不听话的部落,掳掠了不少人口,其中就发现了数量比较大的会使用渔网捕鱼的人。
檀石槐大喜,立刻下令他们在鲜卑控制区域的各条河流里捕鱼,从春天到秋天,捕捉了数量很大的鱼,有的吃掉了,吃不掉的就风干起来当作冬天的粮食,家家户户都备了不少。
所以这个冬天,鲜卑人其实并不缺少口粮,大家的战斗意志并不怎么样。
不过檀石槐听说汉朝的并州更换了新的领导,新任并州牧放出话来说要整顿边防、北伐鲜卑,让檀石槐有了些兴趣。
除此之外,檀石槐心中也有些生气,长久以来把汉朝边防打成筛子的经历让他十分瞧不起汉朝的边防,产生了些许优越感,现在一听到这传言,就觉得自己被挑衅了。
于是他决定派人南下劫掠一番,给这个狂妄自大的新任并州牧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知道这边境乱不乱,是我檀石槐说了算的。
所以檀石槐让自己的得力部下呼兰吉率领一万骑兵南下雁门郡,给袁树一个下马威,挫一挫他的锐气,顺便再抢一些米粮、盐巴和锅具之类的东西来。
檀石槐发现用鱼煮汤非常好喝,滋味鲜美,要是再配上米面饼来吃,滋味更加美妙,所以有了这样的想法。
除了呼兰吉这一路以外,檀石槐还命令一路人马往凉州袭扰,一路人马往幽州袭扰,各自去抢掠一些米粮、盐巴来。
但是无论是檀石槐还是呼兰吉,都没有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敌人和过去不太一样了,这一点,即使呼兰吉从进入汉境开始就没有发现什么人也没有觉得奇怪。
本来冬天汉人就喜欢窝在城池里、房子里躲着,虽然没有看往年那些来来往往的商队、平民和那些倒霉的士兵,但也没有让呼兰吉觉得有什么不妙的。
一直到快接近强阴县的时候,从哨骑口中得知强阴县今年的防备有点奇怪,才让呼兰吉稍微有了点兴趣。
他率领骑兵快速抵达强阴县之后,在距离县城还有五六里的地方停下了脚步,自己率领一些士兵向前观察,于是发现今年的强阴县还真的和往年不一样。
往年的强阴县除了一座低矮破败的城池与瑟瑟发抖的汉人之外,哪里有这样的架势
远远望去,城墙上旌旗飞扬,满满当当全是汉军士兵,看向城外,就发现城外到处都是拒马,密密麻麻一大圈,几乎把整个强阴县城包裹于其中,若要接近攻城,怕是不把这些拒马全部拔除是不太可能的。
更有意思的是,在周边探查消息的哨骑很快来报告,说往日里能发现汉人踪迹的地方现在一个活着的汉人都看不到,房屋里都是空的,哪里都找不到粮食和财物。
这让呼兰吉觉得十分惊讶。
“难道这群汉人带着所有的财物全都躲在了这座城池里难怪今年的防备这么厉害,看来他们也是有点长进的。”
呼兰吉眯着眼睛望着远处的强阴县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身边的部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纷纷询问呼兰吉接下来该怎么办。
汉人全都躲在了这乌龟壳子里,咱们是砸了这乌龟壳子还是继续南下去找那些软柿子捏
其实那么冷的天,大家都不太想攻坚,而且此番南下,他们也确实没有带多少攻城器械,之前缴获的那些在草原上得不到很好的保养,不少都已经损坏腐烂了,眼下只剩下十几架云梯,攻城设备其实并不多。
强攻汉人的城池从来就不是鲜卑骑兵的首选,偷袭、快速奔袭、打了就跑,这才是鲜卑人的看家三板斧。
本来呼兰吉看到强阴县城的坚实防御也有点打退堂鼓,不想在这寒冬腊月里和汉人的乌龟壳子死磕,奈何檀石槐的命令是要给汉人一些教训,震慑一下汉人的新任并州牧。
这可是政治任务,要是做不好,是要被惩罚的。
而且南下,万一碰到的还是这些乌龟壳子,又该如何是好
强阴县已经是软柿子了,再往南,还要经过长城,还要遇到一些规模更大的城池,风险系数会增加。
呼兰吉不想让自己的本部人马受到太大的损失,所以拒绝了部下的提议,他决定就地围攻强阴县,把强阴县毁了,毁了就走,带着缴获回家过冬。
于是呼兰吉开始下令鲜卑士兵们包围城池,然后下马,做一番准备,便开始拔除拒马的作业。
作为和汉人交手了十几年且屡屡占据上风的老对手,鲜卑人对于如何应付拒马、陷坑之类的操作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轻车熟路的带着各种工具下马就冲上前去,大声的叫嚷着,似乎正在提前欢庆属于他们的胜利。
然后,他们就犯下了最大的错误——半场开香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