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兄弟们思想的事情很顺利。几次廷议中对联楚会不会让西楚趁机阴汉国一直有争议,包括周勃、夏侯婴、灌婴等多数人都疑虑重重,张良作为力主先合盟伐秦的始作俑者,面对这些疑问也拿不出有力的解释,唯有强调秦越强,破秦就越无望。刘邦则不直接表示赞同和反对,说要先看看西楚的诚意和条件再说,所以才没有最终决断。
现在范增还没到,曹参的信先到了。曹参以大伙儿旧兄弟的身份,加上最了解关中秦人情况的当事人身份,所做分析的公信力很强,而且张良也不再坚持,所以刘邦下了决断:如果西楚没有给出能跳出曹参分析让汉国安心且获大利的条件,则不与西楚合盟。
既然不合盟,那也不能白白让范增来一趟,所以离间西楚君臣的安排就在朝会后由张良和夏侯婴、灌婴等几个深得刘邦信任的兄弟们商议了一番。
上林苑。
一辆六马戎车正在林间道路上放肆飞驰,其后跟着数百骑卒,红披风与黑披风交杂,拉出一股长长的飞扬尘尾,阳光穿行在其中,化作条条亮黄色的光带,被惊起的飞鸟朦胧的闪动着飘舞的身形。除了轰鸣的马蹄声中所夹杂的车轮滚动声外,还时不时的出现几声清丽的惊叫。
戎车上,胡亥威风凛凛的抓着六匹马的缰绳,挺立在驭手的位置上,身旁一左一右是面带惊恐而又兴奋刺激表情的两位美女,半蹲着死死攥住车厢前缘,开心着,尖叫着。
在这个时代已经待了四、五年的胡亥,早已从最早轻车颠簸中疲惫不堪的少年,变成了现在敢于亲御戎车狂奔的青年。尤其是武关道上直面西楚锐卒,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让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
当然了,追求舒适生活又有两千多年后现代知识的这位小爷,并不会亏待自己。他用来进行巡视\/旅游的四轮马车不但装了板簧悬挂,后来还发明了一种实心减震车轮,在木轮毂上固定十数片一定弯折角度的铜制簧片,其外接地部分再以一定厚度的宽竹片做外轮缘。
显然,这种发明说是这个皇帝的,实际必定只是他提了个思路后又让匠师台的苦命匠师们耗费了近一年的时间不停试验-改进-再试验,直至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为止……
谁让橡胶树这种好东西到两千多年后才栽种到亚洲呢。
这种减震车轮效果不及后世的充气轮胎不说,还因为要用铜这种当时的贵金属,所以一般人可玩儿不起,无法推广,就像同样铜制的板簧一般,注定只能在皇帝、国王和重臣之间奢侈一下,
另外,就是所有快速军的四轮马车全部使用了铜板簧。
这是军用,在能负担的情况下是不计成本的。司马昌的铁产量已经可以大量替代军中原来铜制的箭镞、剑戟、矛戈,所以铜就可以用到其他方面。
今天胡亥用来带着小女生兜风的戎车用了板簧悬挂,但没有用胡亥牌减震车轮,那东西比较适合悠哉游哉的行进,这种狂奔中要是突然坏掉一个轮子,可是有性命之忧的。
同样为了皇帝的安全,车上还有一位备用驭手公子将闾,站在皇帝身侧死死的盯着,一旦感觉不对就会从圣人手中抢走马缰。
_
身后尘烟中隐隐有远方的蹄音若隐若现,虽然在这队骑军的马蹄声在戎车狂奔的噪声掩盖下显得很轻微,但也被后队的几名锐卫听到了。相互间一对眼神,一名锐卫开弓向上,一声尖锐的鸣嘀划破尘烟直飞冲天。
胡亥立即轻拉缰绳,戎车开始慢慢减速,而后面的粉卫与三卫则快速从两侧围过来,在戎车停下时,一个锐卫、盾卫在外,中间加一层粉卫,再中间是甲卫环绕的小型圆阵已经齐整的形成了。
胡亥飙车的这片林地所有可能的出入口都由铁壁军控制住了,前后左右的关键位置还有山地曲在树上、灌木中隐伏,安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能够从后面追上来的人既然能通过着重重关卡,正常来说不会有问题,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皇帝的贴身四卫不敢有丝毫大意。
追来的人没一会儿就从尚未消散的尘雾中现出身形,原来是公子婴和几个侍从。
“皇兄有什么新消息不能等我玩儿够了回宫再说,还这么大老远的快马跑来?”胡亥的口吻并不是被打扰了玩兴的不快,而是很温暖的关怀。
公子婴甩镫下马行了个礼,胡亥拍了拍菡萏和芙蕖让她俩下了戎车,粉卫的两个屯长笑嘻嘻的提马上前弯腰伸手把两人分别拽上自己的马,共骑着缓步离开戎车,甲卫们也拨马散开,在距离戎车二十步外警戒。
公子婴向两马上的四位宫妃分别行过礼后,登上了胡亥的戎车。
“本来事情不大,可臣突然想到一件事需要尽快圣裁,所以就只好来搅扰圣上的兴致。”公子婴温和的笑着向胡亥又施了一礼。
胡亥看了看公子婴解下背囊拿出一卷竹简,随口问道:“是楚汉和议的消息?先说来听听。”
“嗨。”公子婴应道:“西楚亚父增为正使,项将军缠(项伯)为副使,丁将军固领五百卒卫护,已于昨日午间抵雒阳。汉王亲至雒水岸边,携汉国几乎所有重臣以待上邦使臣之礼相迎。”
胡亥点点头:“项缠为副使,他是张良的好友,看来不管是项籍还是范增,都已经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他忽然露出疑惑的表情:“先前不是说,刘邦要在这次和议中争得与项籍平起平坐的双王对坐资格吗?怎么又拿出了下王恭迎上王使者的态度?”
没等公子婴把嘴张开回答,胡亥恍然:“看来张良看了曹参给萧何的信后对楚汉合盟伐秦死心了,又想害人了。”
“圣上圣明。”公子婴笑了起来:“汉王本想让亚父增休息半日,晚间排太牢大筵。但亚父立即就要与汉开谈,刘邦拗不过,就安排相何、军师良与亚父增、将军缠和议,楚方将军固坚持以护卫的身份立于后,汉王就对等的诏灌将军婴亦为护卫。”
胡亥露出一丝玩味的表情:“为何是灌婴?樊哙这个杀才不合适,周勃也不太合适,可韩信这位大将军怎么没有参加呢?”
“可能是将军婴领汉军斥侯,适合在其间提供一些消息给相何两人参照吧。至于大将军信,原曾在项王帐内执戟,自己肯定不愿面对亚父,亚父大约也不愿意与之面对。”公子婴想了想,回答道。
“这么说,双方第一次商谈就有什么很重大的情况,让皇兄这般快马来告诉我?”
“嗨。”公子婴严肃了起来:“军师良提出的第一个合盟的先决条件就是一旦灭秦,汉王除现有四郡外还要拥有关中之地。”
“这在意料之中,关中面向山东,两关锁钥,刘邦必然眼馋。但我相信范增必定不同意,真要这样,西楚岂不是帮汉打了关中?”胡亥嘻嘻一笑:“还让刘邦有了个坚固的后方。”
公子婴绷不住也笑了:“亚父当然不同意,他提出汉王可以保有现在四郡,另外颍川和陈郡也可让给汉国。颍川归汉臣不觉得意外,项王竟然肯将西楚八郡中的陈郡让出,这是臣没想到的。”
“想必汉国一方对这个条件还是不接受吧。”胡亥冷笑一声:“陈平不是说过,刘邦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处于两面受敌的情况下。”
“圣上明断。相何提出若在破秦后项王能允汉王得关中之地,汉可让出上党,并释魏王豹重建魏国,可亚父增还是不为所动,双方有些僵持。”
胡亥摇摇头:“这种谈判基本没有可能就在一个下午达成盟约。僵持一阵,吃顿大宴,转天再谈,不过如此。”
公子婴又绷起了面孔:“真要如此,臣就不会急着来见圣上、扰圣上兴致了。他们两方僵持了没多一会,将军缠忽然凑过去与亚父增同席,两人低声商谈了一阵,亚父增就拿出了一个新条件,可以考虑让汉王获取巴蜀与汉中之地。这时,将军缠也出来解释说,楚汉合盟伐秦,双方因有些旧怨所以不适合两军合一伐秦,不如由西楚联合赵燕,西楚由潼关大举攻秦,燕赵联军则取陉道攻击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