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 第298章 第一,一直都是第一!

第298章 第一,一直都是第一!(1 / 2)

第298章第一,一直都是第一!

中国队第一天碾压了欧美各国,强势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和实力。

第二天上午的竞赛项目,中国队的表现依旧强势,在上午的各射击科目中,都拿到了极其亮眼的成绩。

很快便来到了下午的竞赛科目,新的一轮角逐也再次展开。

下午也有几项射击类竞赛,其中以“过平行绳索手枪射击”和“步枪远距离射击”难度最大。

过平行绳索手枪射击顾名思义,就是在平衡绳索上进行射击。

赛事方在两个小山头之间的半空,拉有上下两根并列的数十米长的绳索,上下绳索的间距在一米五左右。

规则要求选手站在平行绳索上,脚踩

且必须只能用一只手,紧抓上面的绳索保持身体平衡,保持向前快速行进,另一只手单手给手枪装子弹。

对放置在二十米至三十米之间,距离和位置都不同的目标进行射击。

这个项目的难度在于,悬在空中的几十米长绳索,人踩上去是不稳的,哪怕再怎么平衡感强,绳索也会不停的晃动,导致身体不停的摇摆。

要在这种摇摆的情况下,对远处目标进行射击,其难度可想而知。

哪怕不要求打精度靶,这种情况打精度靶也不现实,只要能够命中靶子,就能够记有效成绩。

对各国参赛选手们来说,依旧是一项极具难度的挑战。

除非经过专业训练!

而欧美各国因为参加过多届比赛,对比赛中的很多环节都已了解,来之前都经过类似的培训。

然而即便经过了针对性的,一段时间的平衡绳索培训。

各国参赛队员在这个科目中,表现出来的成绩也都是参差不齐,几乎有超过一半的选手没拿到满分。

这个科目的难度如此之大,经过训练都会在这里折戟。

自然而然就让其他各国代表团,本能的觉得作为第一次参赛的中国队,在这一关肯定只能拿零分。

都已经做好了看笑话的准备,势必一定要狠狠的嘲讽中国队。

谁让中国队昨天和今天上午,表现都非常的优秀,实在是打他们的脸,早就让他们憋得受不了了。

殊不知!

中国队确实没有这种平衡绳索训练,但是却有陈军打造出来的更高级的,难度比这还要大的训练。

当初陈军交给a大队的技术中,就有针对平衡训练相关的方法。

荡秋千射击、平衡木射击等好几种。

尽管陈军的这些平衡射击训练,主要目的是训练战士的移动射击能力,还有在载具上的射击精准度。

可用在如今的平衡绳上射击,能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心有金刚钻,干活自然神。

满怀信心的中国一队和二队,都在这一关取得了极其优越的成绩。

就以陈军带领的中国一队为例,接到裁判“射击开始”的命令后,队长陈军带领队员成才、许三多和伍六一上阵。

上绳索如履平地,稳如老狗。

枪响靶落,如丝一般顺滑。

全队加起来也就仅用3分02秒,便全员完成了该项目的竞赛,且干净利索地将所有的目标消灭了。

中国二队比中国一队成绩略差,但是也只用了3分32秒。

而其他欧美参赛队在这一关,全队所用时间加起来,基本都在10分钟左右,甚至还有的超过十五分钟。

用时上面远不如中国就算了,多数欧美国家队还难以全歼目标。

一个弹匣打空了,还剩下一堆靶子。

这个项目的最终比赛成绩,自然是以中国一队和二队以绝对碾压实力,强势夺取了第一名和第二名。

其他欧美国家的选手在这一关,哪怕再怎么不开心也只能服气。

被往死里打,差距太大了。

不服气不行!

另外的“步枪远距离射击”科目,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难的,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够再普通的科目。

然而这个普通的科目却不普通,它的难度同样非常大。

比赛规则需要在夜间条件下进行,距离在夸张的三百米之外,且每个半身靶每次只显示3秒钟。

夜间隐显靶通常是一百五十米,三百米的隐显靶比常规翻了一个倍,难度起码是翻了三四个倍。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科目,中国队的表现依旧是那么抢眼。

当裁判宣布可以进行射击时,中国一队和二队的表现都很迅速,第一时间架枪开始瞄靶射击。

“啪啪啪啪……”

一阵激烈急促的枪声过后,三百米外的目标全被消灭。

看到中国队的表现如此夸张,负责的国际裁判团一众裁判们都惊呆了,不得不抛弃那一份偏见。

竖着大拇指连连赞扬:“中国代表队个个都是神枪手。”

在旁边盯着屏幕看的李大勇,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团长,听到裁判团如此夸奖,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原本还因为陈军跟他不同路,没有借鉴他建议的那点小芥蒂,也在此刻彻底的烟消云散。

中国军人表现的越出色,他这做团长的脸上自然越有光。

尤其是每当中国队的成绩出来,吊打了一众欧美参赛队的时候,更是让李大勇格外的神清气爽。

回想开始来的时候不受待见,一路上受到各种歧视偏见。

如今吊打对方,实在是太过瘾。

……

射击类的相关比赛科目结束,接下来的竞赛科目难度更高,也更加考验参赛队的综合素质。

且因为赛事方是欧洲国家,所以很多地方都必须用到英语。

就比如紧接上场的战场救护课目,他最难的地方不在于救人,而是在于需要用英语和患者对话,还要用纯正的医学英语,书写一份救护报告。

欧美国家大部分精通英语,这对他们来说自然不是问题。

可中国在这个一九九八年的时间,国内的英语普及率很低,懂英语的基层中国军人就更少了。

而懂英语医学专业术语的基层军人,那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