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清要完 > 第633章 咸丰:不行啊,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变成太平功臣了!

第633章 咸丰:不行啊,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变成太平功臣了!(2 / 2)

咸丰还想继续推脱,冯云山却朝凛子一挥手,这位太平天国的“便宜郡主”就朝冯云山行了一礼,然后就拉着还在震惊中没有反应过来的咸丰出了真约派总主教堂的大殿.

六月的加州阳光把夯土墙晒得发烫,弗里德里希摘下礼帽扇风时,望楼上的铜钟突然当当敲响。二十几个戴斗笠的汉子从玉米地里直起腰,将目光投向了田边摆放的1841式密西西比步枪。

“他们在防备什么?”摩尔眯起眼望着远处尘烟。三个骑白马的白人正沿着山脊线徘徊,单筒望远镜的镜片偶尔会反射出刺眼的光线。

马林县的主教德龄的红袍下摆沾了草屑,他手指无意识摸着腰里的柯尔特左轮手枪:“上个月圣克鲁斯县的一座团结农庄被烧了死了一百多人!”

“是谁干的?”摩尔问。

“白鬼子!”德龄扫了眼摩尔和弗里德里希,“是淘金热之前就在这里的白鬼子,他们总觉得整个加州都是他们的可他们才几万人!凭什么占有那么多的土地?况且,这里原本属于西班牙人,更早之前则属于印第安人.”

德龄一边说着话,一边带着摩尔和弗里德里希穿过包铁木门,进入了被称为马林县第10团结农庄的堡垒。弗里德里希注意到门木门上坑坑洼洼的有几十处弹痕——很显然,旧金山周围现在不大太平!

围墙内飘着蒸米糕的香气,二十几个裹头巾的日本妇人正围着石磨忙碌,有个穿巫女服的少女踮脚往晾衣绳上挂绷带——晒场边的木牌上用中文写着“手术室专用”。

“每周三是打靶日。”德龄指着教堂后冒青烟的空地。七八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排队领取纸包弹,最前排的一个男孩熟练地给1841式线膛枪上子弹,然后举枪对准了几十步外的稻草人——稻草人头上扣着顶破旧的宽檐帽,看着就像国西部牛仔。

一群母鸡正在空地上游荡,一边走一边在地上寻找可以当成零嘴的虫子。摩尔和弗里德里希还看见了空空荡荡的牛栏和羊圈,里面的牛羊显然已经撵出去吃草了。

谷仓当然也是少不了的,依着土墙而建,高大坚固,一看就知道能堆好些个粮食。

“团结农庄外的土地都是农户所有的?”弗里德里希这时又掏出了笔记本。

“那当然!”德龄点点头,“要不然谁肯豁出命去保护这里?”

“每家每户的土地都一样吗?”摩尔问。

“必须一样啊!家家户户都是300亩旱田,”德龄道,“不患寡,唯患不均!”

“什么意思?”摩尔问。

“不怕穷,就怕不平均”德龄笑道,“都是咱们汉人老祖宗的学问了!”

“似乎有些道理!”弗里德里希在笔记本上写道:“正是这种平均主义的生产资料分配方式,使得团结农庄内的人们可以互相友爱,互相帮助。而这种平均加团结的分配和组织方式,是中国人历来就有的很显然,太平天国在中国取得胜利不是没有道理的。”

摩尔又问:“他们是自治的?”

“他们会自己选出议事会……”德龄着推开了医院,同时也是真约派教堂的门板,浓烈的酒精味扑面而来。墙上钉着《防疫条例》,一个穿着白袍的农庄神父正给个爱尔兰红发姑娘把脉——这里不仅有汉日结合的家庭,也有父亲双方都是汉人的,也有汉人移民娶了皈依真约派的爱尔兰白女的。

弗里德里希在笔记本的最新一页写道:“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基于中国古老智慧而形成的团结农庄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里有汉人、日本人、白人,不过没有发现有黑人或印第安人。”

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弗里德里希的记录。坂本龙马骑着一匹黑马飞奔而来:“娜塔莉娅女大公的蒸汽轮船已经抵达旧金山港了!”他滚鞍下马,武士服上有一个焦黑的弹孔,他把弹孔展示给摩尔、弗里德里希、德龄看:“山谷外面有几个白鬼子.”

德龄冷哼了一声:“找死!”随后他对刚刚给个怀孕的爱尔兰女人诊过脉的白衣神父道:“老黄去召集20人,人人备好马匹和线膛枪!”然后他又对摩尔、弗里德里希道:“二位天师,我送你们出去!”

“呜呜.”

旧金山港,汽笛在暮色中长鸣。

“阿拉斯加女大公号”的烟囱喷着火星。娜塔莉娅一身军装站在甲板上,身后跟着小奥尔洛夫和一个身材高大,目光炯炯,蓄着部大胡子的中年人。

看到摩尔和弗里德里希终于登船后,娜塔莉娅回头对那个大胡子道:“米哈伊尔.巴枯宁,去告诉船长,开船吧,我要去巴拿马!”

蒸汽机开始轰鸣时,弗里德里希的钢笔尖停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当我们站在密西西比的棉花田里,一定会怀念加州的玉米地和天王城的麦田和稻田,还有遥远东方的开平矿务局、徐州钢铁城——那里有迄今为止我们所见过的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只可惜,这两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分别处于太平洋的两岸,如果他们能够结合在一起,应该就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