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是听得懂圣旨里面的话的文士、武将们,他们自然知道了圣旨话里的意思。
这是要自己主子的命啊。
“不可能,我不信!”
一个谋士红着眼睛站了出来,他怒目圆睁,看起来很是愤怒。
“这一定是你假传圣旨,越王殿下,假传圣人旨意,该当何罪?”
萧道云满眼淡漠地看着这个面红耳赤,不愿意相信事实的自欺欺人者。
“假传圣旨之罪,本王还不敢犯,接下来,圣旨本王会放在此处,供所有人觐见。”
“本王要说的是,尔等...”
“大势已去!”萧道云一声咆哮:“尔等看似举事,实则造反。父皇将你们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尔等自以为大事将成,实际上脆弱不堪,连本王这一关都过不去。”
“如今,父皇开恩,赦令诸位即刻投降,父皇保证,尔等从轻发落。”
从轻发落?
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被裹挟而起的底层士卒,他们的处理方式就一定是从轻发落了。
说完,萧道云招招手,请出了第二卷圣旨,当众宣读起来。
然后,展开,与第一封圣旨摆在显眼的位置。
这下子,尘埃落地。
两封圣旨,宣布他们已经大势已去了。
再造反已经无济于事了。
他们的主子在萧道云的手里,那他们在抵抗,也已经毫无意义了。
哪怕他们现在就将萧道云杀掉,那也没用。
如果萧道云不能回去,远在越王府里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
届时,他们造反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他们都是在萧道承的号召下聚在一起。
后者许以“大饼”规划了蓝图,这才让他们投身他的旗下。
如果萧道承死去,那么他们如果想要强行推进这个事情,那也一定会失败的。
因为,萧道承只有一个,但是想要坐这个位置的人有一堆!
谁都愿意争当龙头,那么,这期间免不了明争暗斗,勾心斗角。
说人话就是:没人能够将这些人团结起来。
这是一个死局,萧道云知道,元康帝知道,萧道承的幕僚、武将们都知道。
所以,元康帝这才敢在圣旨里开出看似优厚的条件。
必输之局加上怀柔之策。
此乃攻心为上!
所以,华夏古代除了朱棣以外为什么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
那是因为,只要当朝皇帝想办法做掉反贼头子,那么,他的团队就会分崩离析。
那是因为他们与农民起义的诉求不一样。
藩王造反那是想要争夺大宝,他手下的人也是一些为了某些利益才聚集在一起的人。
比如地位,比如财富,比如蒙荫子孙后代。
农民起义就不一样,他们就想的很简单——那就是推翻这个封建王朝。
至于推翻之后他们该何去何从,不好意思,他们也不知道。
因为,虽然藩王造反的成功率很低,但是农民起义的成功率更低!
古往今来,只有寥寥几例成功,而总数,却也是数也数不清了。
到现在,还有一个事儿没干。
那就是处理萧道承。
当塞住嘴的萧道承被周牧云这彪形大汉抓上高台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陷入了高潮。
萧道云义正言辞地宣读了元康帝的圣旨,并拿给他看。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他喃喃自语,完全没想到自己的父皇反应那么的快。
直接剥夺了他的身份,将其打为反贼,并且还让跟他完全不对付的萧道云监斩。
就某像着名电影里的一句话:杀人,还要诛心。
萧道云眼里露出讥讽:“三哥,黄泉路上走慢点,汝妻子吾养之~”
萧道承瞪大了眼,撕心裂肺地咆哮:“贼人!本王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本王?”萧道承嗤笑道:“你已经不是萧氏皇族的人了,还真当你是皇族呢?”
他打了个眼色,周牧云嘿嘿一笑,随便一脚将萧道承踢倒在地。
“仓”
刀出鞘,寒光闪。
萧道承人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