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627章 拓殖域外【尾声3】

第627章 拓殖域外【尾声3】(2 / 2)

众人只见严绍庭终于是将手中握着的那把刀丢在了地上。

却在人们以为,这一次终于是严绍庭这位年轻的帝国首辅要低头服软的时候。

可又看到严绍庭脸上竟然露出了一抹怪异的笑容。

“固安伯当真公义,今日一番言语,亦称得上是辅国佐政之言。”

严绍庭亦如固安伯陈景行最先开口说话时一样,抬了抬对方。

只是旋即。

他便脸色一冷,扫向面前的这帮依附大明的勋臣亲贵,而后低眼看向早早就散落一地的书本。

“本官自入朝操事以来,便是如此。”

“世宗在时,本官也是多有振奋口号喊出。”

“今日本官提及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却也是调子高的很,如在云端,有些不切实际了。”

“但是……”

一个但是二字。

严绍庭的眼里露出杀气,说出的话也是冰冷刺骨。

“但若真要讲究实际,地上这一堆书里,倒也是记录了不少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列位这些年的糊涂行径。”

说罢。

严绍庭目光直直的看向固安伯陈景行:“既然不再说高调子的事情,那不如议一议这些国法难容的事情。刚好今日就在这会极门前,是在这天家紫禁城里头。皇上和两宫太后,也近在眼前。本官也无妨请了皇上和两宫太后至此,也好当着诸位勋臣亲贵、前朝各部司官员的面,好生的,一条一条的,翻一翻读一读这上面都写了什么”

至此。

严绍庭抬脚便踢向离着自己最近的账本,径直落在了面前勋臣亲贵中。

竟是事涉勋臣亲贵不法的账目。

那德平伯李铭看着刚好就被踢到自己脚下的账本,便要弯腰去捡。

也就是这时,严绍庭一声冷喝。

“德平伯!”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

“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你……当真要看!”

此言一出,已经弯下腰的李铭心中一震,动作也迟疑了起来,弯着腰撅着屁股,抬头看向面色冷冽的严绍庭。

后者则又当着众人面开了口。

“天下事,大多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天下事怀旧坏在这里。凡是事,往往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做官做人,就算七分想着自个儿,也得有两分想着朝廷,剩下那一分再替别人想想。”

严绍庭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看着面前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臣亲贵们。

“诸位,可当真想好了,什么都不想,便是要将这带泥的萝卜都拔出来”

话音落下。

会极门前再一次静了下来。

落在德平伯李铭身后的一名亲贵,当即伸手将前者拉了起来,脸色颇为难看。

瞧着这帮勋臣亲贵如此前据而后恭的形态。

严绍庭冷冷一笑。

“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

“本官与中枢如今要整顿京营,乃为整备兵马,是非向北在草原犁庭扫穴,也是为出海横平诸帮。”

“谋一时谋万世,这是大道理。本官也容得你们谋己身,也明白你们得失。”

说完后。

他又是一叹。

而后才退后一步,微微抬头,将会极门前所有人都尽可能的看进眼里,不分文武。

“内阁已经下工部、户部,要重建宝船厂,要造千料、两千料甚至五千料的战船!”

“过往东南五省沿海,那些个倭患,真真假假的如今也不必去议论。本官和内阁愿意募闽浙熟稔海道者充纲首,更愿意许官民领出海通商旗,悬于船首,得水师护卫。你们……我大明朝与国同休的勋臣亲贵们!本官也容得下几斤沙子,中枢已经请旨圣上,颁皇明通商旗,惟勋臣亲贵可得,出海通商。凡货出南洋,抵至西洋,免五年关税。若要得利,总得先让出些利来,天底下也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道理。”

他可以在江南杀尽士绅。

但不能在这紫禁城里杀光大明朝的勋臣亲贵。

许之以好处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果然。

随着严绍庭如此一说,道出皇明通商旗的事情,不少在场的勋臣亲贵已经是面色一松。

而后严绍庭又说道:“中枢近来在预备着清查地方人丁,欲得一个详实的数目,而非我大明至今二百多年来,永远都是一尘不变的户数、丁数。本官与中枢内阁觉着,这里头大抵也是有文章的,人丁定是有个激增。”

“朝廷既然是革新,此后有些事情自然也要改,譬如籍制。”

“总是要允了天下黎元可携家眷出海下南洋乃至更远,恰如三皇五帝之时先民一般,拓殖地域。凡我朝勋臣亲贵文武大臣之家,本官也知都是一大家子,主脉分支,人丁繁多。”

“若是有意,亦可出海,朝廷禁国中兼并,却不禁海外拓田。朝廷要在旧港、爪哇、满剌加、古里、忽鲁谟斯等地调遣兵将屯垦建城,以为我朝官船、战船、民船货通之港口。凡是在我朝王旗所立之处拓地者,可得军兵护卫,十年不征,期满之后比之国中新税之利,永为五成。”

在计划中。

严绍庭就没打算将海外的田赋税收弄回国内,只要能保证供应出海军兵的粮草军需即可。

朝廷也不可能充当将海外资源运回国内的主力。

这个主力,还是得要依靠出海的人。

不管是谁在做这个事情,归根到底都是大明坐收海外的资源。

朝廷该做的也不是商贾之事,而是庙堂之上体察民情,行云布雨,制定大政方针,阴阳调和。

而他这话一出。

却是瞬间点燃了会极门前的人群。

这还是朝廷头一次官面上公开的表示,会支持朝中的勋臣亲贵和文武官员出海。

当然。

就算朝廷没有支持,过去他们在国内也是肆无忌惮,无视律法,做着国法不允的兼并田地、商贾货物的事情。

但现在却不一样。

这是中枢支持的事情。

按照严绍庭说的,大明的军队还要走出去驻扎在南洋沿海地区。

这样一来,他们这些人出海的船只便能有一份长久的保障。

而若是南洋到时候能驻扎明军兵马,建造城池和港口。

那么更远的黑水洋诸国、泰西诸国呢

海外田赋也是十年内不征,十年之后只按照国内田赋比例的一半征收。

这条一看就知道只是为了供应海外的军队粮草。

而这些话,严绍庭也都是用大白话说的。

自然是浅显易懂。

先前差点捡起账本,幸好被人拉起来的德平伯张铭,眼里带着三分不确信。

“当真”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