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书记稳稳地坐在那张有些年头的木质椅子上,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赵书卓,眼神里满是关切与好奇。
仿佛要把他看穿一般,大有不得到满意答案誓不罢休的劲头,真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
赵书卓被盯得有些不自在,脸颊微微泛起红晕,他下意识地挠了挠头,眼神闪躲了一下,又迅速恢复坚定,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董书记,是这样的……这几天,我和小花聊了挺多,把以后的事儿也大概捋了捋。”
说到这儿,他微微停顿,脑海中浮现出杨小花在病床上那略显柔弱却又透着坚韧的面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神也变得温柔起来。
“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我回去之后,得先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妥当,该收拾的收拾,该准备的准备。”
“毕竟北大荒那地儿,条件艰苦,我得提前给小花备齐生活用品,让她去了能少受点苦。”
赵书卓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那些物件此刻就在他眼前。
“还有啊,我得跟村里人好好说一说,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欢欢喜喜地迎接小花。”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紧张,毕竟这是关系到两个人后半辈子的大事。
“等小花的父亲病情好转了,能挪动身子了,她就给我写信,到时候我就立马接她去北大荒。”
赵书卓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天的到来,他挺直了腰杆,继续说道。
“到了那儿之后,我们再……再……再商量接下来的事。”
其实,他心里清楚,接下来要商量的,大概率就是结婚成家的事儿了。
但此刻八字还没一撇呢,未来的路上变数太多,他不敢妄下定论,生怕给彼此太大压力,也怕万一事情有变,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董书记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似乎已经看到了这对年轻人美好的未来。
他轻轻拍了拍赵书卓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好啊,书卓,你这孩子做事有板有眼,我放心。小花这姑娘我瞧着也不错,你们俩好好处,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王建国站在一旁,也跟着起哄:
“就是就是,书卓哥,我可等着喝你们的喜酒呢!”
屋内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在为赵书卓和杨小花的未来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而这份温暖与期待,也如同这昏黄的灯光,照亮了赵书卓前行的道路,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董书记原本正坐在那张有些陈旧却擦拭得一尘不染的太师椅上,腰背挺得笔直。
目光中透着长辈的关切与威严,静静聆听着赵书卓讲述他和杨小花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