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奎拉大学体育馆,被抓壮丁的林铭佑换好运动服,临时充当发球机器。
校队八进四的对手,米兰理工大学的8号发球可是不弱,原本啥都不是的垫底王,在今年却因为这人的加入咸鱼翻身了。
一传,是排球的生命线,对于能请到意甲上赛季发球榜排在第一的Vp现场指导,那是极好的消息。
米兰理工校队过往的比赛录像,林铭佑抽空看了,8号那小子的发球确实有点门道:
身高、力量自不必说,身体的协调掌控、手腕包球的那一下也不错,与佩鲁甲俱乐部替补主攻普罗特尼斯基的发球方式很像。
腰腹发力出色,大臂在空中转体之后的鞭打,慢镜头看来,非常流畅,力量上自然不会小;
还有击球时的声音,沉闷、急停,说明球包的很完美,至于球脱离之后的侧旋,手腕上的细活基本功很到位。
这种堪比职业运动员发力之后的大力跳飘,对于大学校队的业余球员来说,确实有点难接。
视频看了几个,米兰理工的8号确实不错,发球这一技术环节,也能看出其在进攻端的天赋:
虽然还有些稚嫩(其实与他一般年纪),但不失为一个好苗子。
.......
“哔!”
领队吹哨,林铭佑的虐菜之旅正式开始:
首先是发球,林铭佑站在排球场的一侧,手中紧握着排球,眼神专注而锐利。
“大家注意看,发球时的动作与球飞行轨迹的预判,可不只是用蛮力。”林铭佑说着,将球轻轻抛起,随即身体微微后仰,如同拉满的弓弦。
在球下落至合适高度的瞬间,他的腰腹猛地发力,带动大臂如闪电般挥动,手腕急速翻转:
“砰”的一声,球如炮弹般飞了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低平而迅猛的弧线,精准地落在了对面场地的边角。
“哇哦!”队员们不禁发出一阵惊叹。
动作模拟,并不难,难得是如何将模拟对象的那种精髓发出来,性能发出来。
“看到了吗?这就是腰腹、手臂和手腕协同发力的效果。发力要流畅,从下往上一气呵成,就像我刚才那样。”
林铭佑一边讲解,一边再次示范,这次他故意放慢了动作,让队员们能看清每个细节。“还有,击球的时候,手腕要这样包球,增加球的旋转和稳定性,让对手更难判断球的轨迹。”
“要提前做好准备,脚下千万别站死了。”
“砰!”
同样的动作,威胁却下降了一截,不过应对这帮大学生球员,足够了。
大力跳发,蓝黄双色球剧烈旋转,裹挟着气流、擦过网带、一路飞向后排六号位、一号位之间的结合部。
1号队长,脚下率先启动,身为后排主攻,有必要主动过来补位,左脚一滑、屈膝侧倒,重心随之偏移。
“啪!”
球是摸到了,但不多,一传还是接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