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匈奴自刘秀建武年间因为天灾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开始逐渐分裂。
一部分向南发展,与东汉建立起相对良好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南匈奴。
另一部分则是留在漠北王庭,以正统自居的北匈奴。
然而北匈奴日子过的可比南匈奴差多了。
天灾连年让他们这种游牧民族食不果腹。
再加上他们占据草原的有利位置,也被其他逐渐崛起的异族给盯上了。
西边的羌人,东边的鲜卑、乌桓都对北匈奴虎视眈眈。
等同于他们同时要面对东汉、南匈奴以及其他异族的围攻。
严峻的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主动向东汉朝廷示好。
诸位,如果换做是你们的话,这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呢。”
刘彻第一个站出来说道:“自然是打到底了。
不光是北匈奴,连带着什么南匈奴、羌人、鲜卑一块都给灭了。”
要不说人家是汉武帝呢,什么时候都是想着武力优先。
然而游牧民族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斩草除根的?
任小天兹当是没有听到。
刘询沉思后说道:“可以继续分化拉拢他们。
南匈奴不是主动投汉吗?那就将他们迁入内地分而化之。
任由北匈奴和鲜卑、乌桓他们继续内耗。
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一举将他们全部歼灭。”
刘邦点点头:“你这不失为一种成熟的想法。”
“如果当初朕能做主的话,不会选择将南匈奴内迁。
他们毕竟是狼子野心,说不准哪天就给大汉带来什么麻烦。
朕的想法是祸水东引,两不相帮。
北匈奴虽然失势,但毕竟底子尚在。
面对其他几族的蚕食,他们也不会放任不管。
等到他们打的几败俱伤之后,朕再效仿孝宣皇帝的做法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肇冷静思考了一会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赵匡胤等人一阵愕然。
刘肇怕不是开了天眼了吧?
他怎么知道南匈奴后来给汉朝乃至后面的王朝带去了大麻烦了呢?
任小天也是情不自禁的给刘肇鼓了鼓掌。
以他的年纪来说,这份见识的确是不得了。
要不人家能成为一代明君呢。
“以后世的角度来说,北匈奴打还是要打的。
毕竟他们也没少给大汉带来麻烦,西域的通道也时常被他们骚扰。
但打归打,不能一棒子彻底打死。
只需要让北匈奴知晓大汉的实力,不敢轻易南下就行了。
说起来北匈奴在几方势力中起到了一个平衡的作用。
南匈奴、鲜卑、乌桓、羌族都视其为最大的威胁。
北匈奴的实力尚在,他们只能选择与大汉联手应付。
如果贸然打破平衡将北匈奴彻底给赶走,后果其实也很明显了。
北匈奴空下来的地盘会被鲜卑、乌桓、南匈奴分别吞并。
而他们在没有了最大的威胁之后,下一步又会把矛头对准谁呢?
答案不言而喻,只能是实力最强的大汉。
如果大汉一直处在巅峰,他们或许还会畏惧几分。
但仍旧是对大汉的边境频频骚扰,大汉不得不派重兵屯于边境驻守。
可大汉要是内部出了什么问题呢?这些异族只会在第一时间对大汉露出凶恶的獠牙。
君不见五胡乱华中,这些异族都是先锋主力军。
南匈奴更是了不得,十六国中第一个异族政权就是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