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日本舆论在朝鲜人面前打独立自主优越感的时候,朝鲜人则用安定繁荣来回击。傍上大汉,朝鲜人占的便宜最大,背靠大汉人均最富裕的东北,这里可不是小农经济,农村都是100亩地的自耕农家庭,城市以大工业为主,人口已经达到6000万人,购买力惊人,因为这里的农村不纺织,朝鲜棉纺织品在这里非常畅销。朝鲜全国植棉,纺织业被打造成国民产业,效率非常高,现在已经规模化到了可以跟山东,跟英国纺织业竞争的水平。
没有稳定市场的日本,纺织业动不动倒闭,可以说在培养起来之前,已经中途夭折。汉美战争后美国的关税保护主义让日本人绝望,麦金利总统的《麦金利关税法》甚至都把关税保护延伸至还未出现的行业,只要总统得知美国工厂开始准备生产某种产品,他就有权对该类产品征收关税。
即便打了一场失败的战争,美国现在还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尽管大汉已经紧追直上,有望在几年内超越。
第一经济强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很大。这几年美国退出金银复本位,导致国际银价不断下跌,汉美战争前,金本位的英镑兑换银本位的大汉两基本就是3两到4两之间,可汉美战争之后,世界银价一年一个样,如今1英镑兑6两银子。
美元长久以来同时锚定黄金和白银,1美元法定规定等价1.604克黄金,24.1克纯银,可是白银产量在80年代越来越高,远高于黄金产量,国际银价持续下跌,欧洲国家为了更稳定的货币,纷纷采用金本位。此前美国同时是金银生产大国,落基山脉的金银矿产量是巨大的,为了维护白银矿主的利益,在落基山脉州议员的推动下,美国出台了《谢尔曼购银法》大量增持白银,维持白银的价格。可是战后,美国丢失了这里,立刻就废除了白银法案,转向金本位,国际银价暴跌。
一开始刘勇强觉得货币贬值是有好处的,几年之内大汉工业品变得极具竞争力,已经从福建转移到浙江温州、台州的小五金件像曾经的福建小工厂一样,将产品卖到了南洋、巴西等整个太平洋周边地区。小到纽扣、铁钉,大到锅碗瓢盆,快速占领了市场,纺织品也开始从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
所以刘勇强顶着银行业的巨大压力,继续跟印度三哥一起坚守银本位体系。
坚持了十年,现在终于有点顶不住了。因为大汉货币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国际贸易中根本没人接收大汉纸币,因为预期都是贬值的货币谁会收?外贸都要求用黄金或英镑结算,大大影响了大汉的国际贸易。
于是在银行业一再要求下,摆平国内外各种矛盾之后,刘勇强决定启动金融改革。正好国家统一,一并将大清境内的银本位也掰直过来。
立刻以现行汇率,将1大汉两从兑换1两纯银,改为兑换等价的1.18克黄金。1汉两等于0.8美元,美元废除银本位后,规定等于1.5克黄金。在二十年前,1两还有1.5美元,近乎打了个半折。
改革的阵痛立刻就开始出现,白银价格进一步暴跌,内地还没习惯放弃用现银的地区,遭受沉重打击,手里的银子越来越不值钱。晋商票号遭受了沉重打击,许多票号甚至因此关门倒闭。上海金融市场疯狂抛售白银,银价不合理的暴跌,只能出手干预,要求科利银行采购大量白银,他能接受每年百分之十的跌幅,至少稳定十年。
还好战争前期卖军火给英国,攒下了10亿英镑外汇。近十亿英镑外汇砸进市场,才平息了白银暴跌的局面。
这一次大汉抛弃银本位,其实对南美经济是一个巨大打击,因为最近二十年来,南美地区发现了多个产量巨大的银矿,墨西哥、玻利维亚等国的银矿开始用工业方法生产,一年的产量顶的上以前的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国际银价暴跌,其实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净损失。
对内还有一个好处,即便是最保守的老地主,也发现挖坑埋银子不保值,开始存纸币,存入一个个熟人开办的乡村银行,白银快速退出千年流通历史。
工商业必不可免的遭受巨大冲击,刘勇强一度觉得得不偿失,纯粹有利于上海金融业,虽然这个产业很重要,是经济发动机,可这场改革唯独肥了大量银行,因为他们最懂这个,早就将资产转为黄金计价的货币,结果一轮风波之后,他们的资产有的甚至翻番,等于金融业割了所有还习惯于白银交易的韭菜。
从此大汉两彻底融入国际金本位一员,各国货币全都用黄金计价,英镑最值钱,1英镑等于7.322克黄金,其次是美元1.505克,汉两1.188克,精确到小数点,不敢取整数,因为现行汇率哪怕一个百分位的变化,那都是数以千万的损失。其他国家的货币,普遍没有超过1克黄金的,德国马克0.358克,法国、瑞士、比利时、卢森堡都用法郎0.290克,意大利里拉也是0.290克,俄国卢布0.774克。
全世界进入大炮巨舰时代的同时,在新世纪也进入了金本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