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保定侯府(1 / 2)

神武元年五月初十。

京师东城,保定侯府。

安远侯柳祚昌、襄城伯李守锜正坐在保定侯梁世勋家的客厅里品茶。

“这可是陛下前些日子赏赐的西湖明前龙井,乃是采自北宋时种植的古茶树之上,每年只产不到两斤且全部送入宫中。陛下隆恩赐了咱半斤,二位好好尝尝。”梁世勋坐在主位上,一边细细品着茶盏中的御茶,一边笑着对二位客人说道。

既然是皇帝的御赐之物,柳祚昌和李守锜不敢怠慢,只得装模作样地细品一番,而后夸赞两句。

“咳咳咳。这么好的东西,保定侯竟有福享有,看来圣眷正浓啊!”满头白发的襄城伯李守锜咳嗽几声,喝了两口茶,而后将茶盏放到一旁,不紧不慢地说道。

梁世勋一听就知道这老家伙是在揶揄自己。

十日前,自己刚刚被免去了京营总督之职,现在正赋闲在家成了一位闲散侯爷,说什么“圣眷正浓”,明摆着是在说反话刺激自己。

梁世勋却也不着襄城伯的道,只是笑着回道:“圣眷正浓实不敢当。这只不过是陛下对某执掌京营这么多年辛苦的肯定罢了。”

襄城伯一听终于将话题扯到了正路上,赶紧接着说道:“说到京营,梁侯你执掌京师三大营近十年,眼看着现在京营被裁减大半,心中就毫无悲痛吗?”

“是啊,梁侯。不但兵士们被裁减大半,就连各家勋贵子弟也都被裁去了七成。我等都有爵位,衣食无忧。可是那些子弟们大多是要靠这差事谋个前程的。”

安远侯柳祚昌紧跟着襄城伯,在一旁火上浇油。

京营现在搞得轰轰烈烈的整编裁减之事,梁世勋怎么可能不知道。今天这二位一上门,他心里就猜出了个大概是为何而来。

襄城伯李守锜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家世领三千营,虽说不是代代掌兵,却也在三千营中影响颇深。这次京营整编之后三千营都没了,不但李家的子弟大都被免了职,就连他李守锜提拔的一些部下也被裁了。

李守锜在三千营呆了小半辈子,现在被卸职回家,没两天气得就病倒了,此时坐在座椅上还时不时地咳嗽几声。

而安远侯柳祚昌则是五军营总兵,今年四十多岁,他家子弟众多,柳祚昌执掌五军营这些年,家中子弟安置在军中的不少,这次也被清理了个干净。

保定侯梁世勋是个聪明人,他不想和这两个人掺和在一起蹚浑水,尤其是对现在这位皇上,自即位以来种种作为表明,他对勋贵不但不倚重,甚至还有些敌视。

梁世勋坐直了身体,正色道:“京营裁减整编之事,乃是陛下的明旨,内阁、兵部也都是商议后通过的。二位是有意见吗?”

半天没人吱声。

柳祚昌瞅了李守锜一眼,见老家伙不接腔,自己只得张口,“哎!保定侯慎言!我等怎敢对陛下的旨意有意见。只是这京营裁减太甚,定会对京师守御不利。陛下一定是被李邦华这些文臣蒙蔽了,才会赞同此事。况且那兵部尚书李邦华在整编裁减过程中,对勋贵世家子弟毫不留情面,这令我等甚为愤懑不平。”

说完,柳祚昌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本递给了梁世勋。

“这是我等十三家勋贵,联名向陛下弹劾李邦华的奏本,还请保定侯一并署名,请陛下下旨彻查李邦华。”

梁世勋打开奏本一看,确实是弹劾李邦华的。内容主要是说李邦华蛊惑圣上,大肆裁减京营,致使京城守备空虚,他日若是京师遇敌,则京师岌岌可危。李邦华这是置君上安危于不顾,其心可诛。

还有就是弹劾李邦华在京营整编中,有渎职弄权之行,主要是随意大量裁减勋贵将领和勋戚子弟。

奏本后面已经有了十几个勋贵署名。以梁世勋执掌京营多年的了解,基本上都是在这次整编裁减中利益受损较大的。

签名最前面的位置却空了出来,显然是给他梁世勋留的。

梁世勋看完后,将奏本合上,又原封不动地递了回去,柳祚昌惊讶地瞅了梁世勋一眼,又扭头看了看李守锜。

“咳咳,保定侯这是何意?你总督京营这么多年,大伙儿对你也是配合有加,难道现在不愿意领头为众勋贵张目了吗?”李守锜涨红了老脸沉声道,不知道是因为咳嗽导致的,还是因为被梁世勋气的。

彼此相处多年,这李守锜是个急脾气,梁世勋不愿与他多言,只是对李守锜干笑两声做为回应。

而后扭头对柳祚昌道:“某实在是不敢苟同安远侯的说法。说京营裁减对京师守御不利,安远侯莫不是忘了,现在京师城外东西南北四处,可是还有四个陛下亲领的近卫师的。”

“另外,京营之中勋贵世家子有几个上过战阵的,又有几个弓马娴熟的?我听说李邦华事前对这些人都进行过考校,况且平江伯陈治安也是一同把了关的。如此弹劾奏章递上去,我看不但于事无补,反会被陛下申斥。”

“某是不会参与此事的,也劝二位就此罢手。京营的差事虽然没了,但是我等的爵位还在,只要不像薛濂那般肆意妄为,世代富贵总还是保得住的。”

说罢,梁世勋便端起茶盏品了起来。

这是要端茶送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