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暖一家五口来到新房时,林大娘已经带人用糯米水把新房里里外外都洒了一遍。
用于祭祀的供品也全部准备妥当,都摆到桌上了,只等安小暖一家过来祭祀。
祭祀也简单,先点蜡烛再烧香。
就是刘氏有点激动。
她才把香点燃,眼眶就红了:“阿云,阿云媳妇儿,你们放心吧,娘和小暖还有三个孩子都很好。
我们现在已经重新办了户籍文书,落户到青山县的杏花村了。
小暖能干,挣钱买了地,建了青砖大瓦房,房子结实宽敞又气派,你们娘跟着享福咯!
还有啊,大宝重新回学堂读书了,二宝也跟着去了,还拜师学了武功。
三丫这边,小暖也说要让她读书,还要给她请女先生咧,多好啊。
你们就放心吧,家里一切都好,没什么可担心的。
就是……就是你们若在天有灵,要多多保佑阿霄啊,保佑阿霄平安归来,别耽误了小暖。”
刘氏哽咽着说完这一番话,嘴皮和手都抖得不行,差一点点就绷不住了!
还是林大娘上前劝道:“大宝他奶,今天可是进宅的大喜日子,咱不兴掉眼泪啊。”
刘氏一听这话,立马仰头,努力调整了情绪。
而这时,前来帮忙的人也陆续到了。
有抬桌椅过来的,有挑锅碗瓢盆过来的,还有抱着笔墨纸砚过来的。
抱笔墨纸砚的自然是赵里正。
待会儿客人们过来,是要上礼的。
给钱也好,给鸡鸭或是红薯芋
头也好,都得记录在册。
负责烧饭的那群人问了问菜在哪里,就赶紧去忙了。
由于建房子的时候,大家伙儿没少过来凑热闹,所以对安小暖家里的布局已经很熟悉。
都不用人带,自己就往灶房去了。
进了灶房,大家伙儿一边干活儿还一边惊叹。
“小暖丫头这灶房可真宽敞啊,光是灶口就有六个,不知道的还以为她要开酒楼咧!”
“谁说不是哟?酒楼都未必有六个灶口吧?”
“你们忘了,小暖丫头要做小零嘴去城里卖的,灶房肯定要做得大一些才舒服。
你们看看这个灶房,咱们十几个人都转得开身咧。”
人一多,新房这边就热闹起来了。
扯开嗓门闲聊的,拿着斧头劈柴还有举着菜刀剁肉的,见面就喊恭喜的,以及你追我赶的小孩们,各种嘈杂的声音在新房的各个角落响起。
这个地方有个习俗,进新房时要把所有屋子的门都打开,让客人们参观,说是采福。
本来安小暖是不喜欢别人进她的房间,但现在也无所谓了。
家具都没搬来,每个房间都是空荡荡的,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更别说隐私不隐私的。
就算待会儿家具搬过来,也都是一些衣架子和桌椅,连床都没有一张。
重要的东西安小暖都收到空间了,不重要的物件儿,爱怎么看怎么看吧。
说起没有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之前租房子睡的床是人家屋主的,安小暖不可能
搬走。
而这边的新床,她倒是让廖大伯和易大伯去打了。
但由于前阵子两位长辈接了杏花村一个原住民的单,为出嫁女打嫁妆,所以安小暖这边就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