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悬疑推理 >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 第888章 师兄弟们攀谈

第888章 师兄弟们攀谈(2 / 2)

冯正明:“五哥,他应该能支撑下去,这次比赛他总分第二呢,他背后投资人给他足够的宣传,应该会让聚宾园的生意好起来。”

这话让曹志国愣了一下,不过随后也是颇为感慨叹了口气。

“还真是,以前我们跟着师父,就只知道把手艺学好,把菜做好,让顾客吃好吃饱,这样顾客还会再来。

现在就不一样,我在京城的时候,就发现很多餐馆酒楼,做的菜压根不怎么样。

可他们都很会宣传,各种宣传吹嘘真是铺天盖地。

然后可以吸引大批的人去吃,好多馆子和酒楼就靠那些吹嘘宣传,硬是能把手艺味道好的馆子和酒楼给顶死。”

师兄弟们都比较感慨。

现在国内的经济环境确实越来越好。

无论是谁只要肯努力,好像就都能赚到钱。

有了钱大家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会提高。

只是过去大家都是讲究一个实在。

可现在反倒是都开始讲究一个名气和面子。

我要吃的馆子和酒楼,那必须要有足够的名气,要有名厨掌勺,餐馆和酒楼里的装修布置也要上档次。

尤其是那些逐渐有消费能力的老板们,更加是有一种不求吃好,只求吃的够贵。

所以现在的厨师,不但要会做,还要懂得宣传自己。

当然,冯正明已经不在此列。

他现在的名气有些太大。

可以说他的所有店,包括是汇泉楼,人家都是冲着他来的。

哪怕知道他不在店里,但知道店里的菜都是他设计,并且是他手把手传给店里掌勺,那人家顾客就愿意买单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冯正明的所有店,价格上始终都是处在一个平均稍微偏上的水准。

这样的价格是,对那些老板来说是绝对的物美价廉。

哪怕是像汇泉楼,对一些普通的家庭,也是凑个份子就吃得起。

何况一年到头,谁家还能不请个一两次客呢

这么一两次客,多点钱也没有人会在意。

关键就是要让请的客人吃好嘛。

所以汇泉楼自然会成为泉城大多数人首选。

毕竟冯正明这位状元的师兄在掌勺,大家也都觉得味道不会差。

冯正明听完师兄们感慨,笑了笑对师兄们说:“这次比赛结束,师兄你们不用担心,我会帮你们宣传,汇泉楼有大哥和五哥,老铺那边有三哥,二哥在德州。

你们几家店的生意肯定不会差的,咱不跟程国胜争那些讲面子的大老板,就做好一般家庭的生意就行。”

师兄们顿时都笑起来,大家也都觉得冯正明说的没错。

没有必要去跟着程国胜学他那套。

汇泉楼就是要有汇泉楼自己的风格。

保持传统,融入冯正明这位状元的创新。

这就是汇泉楼的特色。

真要说需要汇泉楼做高级菜,李辉东和曹志国也是能做的。

别说是传统鲁菜中经典的葱烧海参,就是做燕窝鱼翅龙虾他们也可以做。

所以即便是不去宣传,到泉城一问,肯定也会首推汇泉楼。

李辉东听后笑呵呵:“正明你不宣传我们,你的名气也足够保证我们的生意。”

冯正明:“那不一样,我是我,师兄你们也需要把名声打响,毕竟你们怎么也都是鲁菜里的大师傅。

师父他们年龄越来越大,鲁菜是需要师兄你们一起撑起门面的。”

杨斌问:“那你呢”

冯正明:“我我当然是努力在外面宣传我们鲁菜,让大家愿意来泉城吃正宗鲁菜,来了解我们的鲁菜。”

小师弟这话,让师兄们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老师傅们大多年事已高,就像是苏老师傅现在虽然重新回归后厨。

可苏老师傅也不可能再像是过去那样去道道菜都亲自经手。

其他老师傅们也都是相似的情况。

所以要保证鲁菜的传承,不让鲁菜口碑跌落,确实是需要李辉东他们这些大师傅们撑起门面。

不能是冯正明从沪城吸引来人,结果到了泉城发现根本吃不到正宗鲁菜。

那即便是冯正明再如何的努力,也不可能一个人扭转鲁菜口碑。

李辉东笑着开口:“行,就按正明说的,我们负责把手艺坚守好,剩下的事情交给正明去做,不能给正明丢份。”

其他人听后也都笑了起来。

这一场师兄弟们之间的聊天,也算是确定了之后冯正明他们的发展。

汇泉楼算是正式交给大师兄和五师兄。

齐鲁各地的干饭铺分店,则是二师兄、三师兄、六师兄分别负责。

冯正明的重心依然放在沪城,继续加大力度宣扬鲁菜。

“对了,二哥、三哥、五哥,你们是不是也该收些徒弟了”

这话让几位师兄一愣。

冯正明接着解释:“现在六哥那边徒弟已经不少了,大哥身边有杨鹏,还有张磊在我那边,而且大哥也已经准备再收两个新徒弟。

三哥你也就收了孙海一个人,他现在还在沪城,所以三哥你也该再收新徒弟。

二哥、五哥你们也要收徒弟,手艺是需要人传承下去的。”

被冯正明这么说,几位师兄思考片刻也都点头认同。

“是该收几个新徒弟。”

“我在德州也相中了两个,准备再考验一番,如果品性可以,我就收下了。”

“那我也观察观察,看看汇泉楼新的这批青年厨师里,有没有好的。”

大师兄突然开口:“正明我们新收的徒弟,你这次可不能全都给调去用,要让我们身边也有徒弟在的。”

大师兄这话让其他师兄也都纷纷点头认同。

冯正明绷不住笑起来:“哈哈哈,好的好的,大哥这次你们徒弟就跟着你们嘛。”

三师兄则提醒:“正明你也该收几个徒弟,我觉得夏蕙真的不错,还有管伟也可以。”

其他师兄也都认可,觉得夏蕙和管伟跟冯正明这么久,确实可以收徒了。

冯正明想了想:“我也要再观察一下,这样,等明年,明年我可能也会在沪城再开一家店,到时候找个契机,让夏蕙和管伟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