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的最高航速只有十四节,相当于时速二十七公里左右,还没有陆地上挂二挡的车快,好处是可以日夜不停的航行,没有那么多弯路和收费站。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福丰号回到了出发的福州马尾港,这时候距离它们出港才过去了三个多月,比以往可是节省了太多时间,收获却是远超第一次。
短暂休整半个多月后,渔船再次出海了,不过曾凡没有再跟着去,他觉得出海捕鱼的经历有一次就够了,没必要去反复体验。
渔船公司的老板还算大方,三个多月的出海时间,曾凡连工资带奖金到手二十万,他的消费不多,继续到处逛,两三年内都不用考虑缺钱了。
延吉买的那辆二手切诺基在伊宁的时候处理掉了,曾凡找到福州的二手车市场,淘换了一辆便宜耐造的国产二手越野车,开启了福建的自驾旅程。
有了这次出海挣的钱,他短期内不打算找工作了,可以专心的跑跑地形,至少那些比较出名的景点要走上一遍。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古就有八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境内山地、丘陵、河流湖泊众多,可用耕地面积很少,人口承载能力比较低,常住只有四千万左右,在国内的省级行政区里面,人口排名比较靠后。
凭借着电子信息、纺织鞋服等外向型产业,福建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口,经济产值长期排在国内前十,相比内地省份来说,这里的民众就业渠道更多,收入也相对较高,生活水平明显比内陆地区好不少。
福州、泉州和厦门三座城市,曾凡几年前找图书馆的时候都已经游览过,这次主要去上次没去过的莆田、漳州、宁德、南平、三明等其他几个区域。
莆田的南少林、湄洲岛妈祖庙,南平的武夷山,龙岩的永定土楼等等,都是以前闻名已久的地方,这次当然不能错过。
曾凡的想法就是有名气的地方一定要去,没名气的地方也要去,地图上标注了地名的地方,他都要尽量走一遍,在脑中留下一个哪怕最浅显的印象。
福建尽管比不上那些人口大省,可是跟地广人稀的新疆比起来,人口密度还是很高,跑的路程没新疆那边多,可是花费的时间一点都不少,甚至还更多。
从七月底开始,曾凡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开始逛,每个地级市下辖十来个县,每个县下面又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乡镇,算起来每天去一个镇,都够他转悠一年出不了省。
他的时间不可能平均分配,肯定会有多有少,大多数的村镇没什么特色,几条街道转一圈用不了十几分钟,一天能跑二三十个,时间都花在路上。
遇到有意思的地方,他也会多住几天,慢慢的游览一遍。
当然,遇到有图书馆的地方,一定会想办法进去看看,见识下有没有本地特色的古籍、族谱或者地方志。
福建自唐宋以来,造纸和书籍印刷逐渐发达,南平的建阳县曾经是南宋的三大刻书中心之一,与成都和杭州齐名,刻印的书籍行销全国,由此也带动的本地文风极盛,一直是全国知名的进士和状元大省,有教育和读书的传统,民间的藏书自然也非常丰富,曾凡路上停留的时间也一再延长。
曾凡开着车从福州出发,由南至北把宁德、南平游览一遍,然后由北至南经三明到龙岩,再到漳州、厦门,再经泉州到莆田,最后回到福州,在省内画了一个圈,游览完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二零一七年四月份,距离他跟随黄大宝来到福州出海过去了一整年。
大半年的时间那辆二手车的里程增加了八千多公里,轮胎换了好几条,好在没出大毛病,不枉他花费的五万块钱。
回到福州后,这辆车又被他送到了二手车市场处理掉,回收了两万多块。
这种马不停蹄的自驾游方式曾凡感觉很累,路上也很赶,有点违背他的初心,他决定放弃了。
曾凡不打算频繁赶路,准备找个地方休整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