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皓本知今日有重要之事,所以一直在自己的宫里候着,生怕错过父皇的召见。
所以当何公公命人来传的时候,南宫皓很快就到了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南宫皓先行了跪拜礼。
“免礼。赐坐。”皇帝吩咐道。
南宫皓坐到了皇帝的下首位置,与冷宵面对面。
“钥儿,你再把刚才之事给你二皇兄说说。”皇帝道,同时把冷宵拿来的方子和图纸让何公公交给了南宫皓。
“是。”冷宵应着,随后把他刚才禀报的事又复述了一遍。
南宫皓一副震惊的模样溢于言表,“天下竟有如此能人!能让三皇弟遇到真是我永灵之福。”
“开始我也不信,所以便亲自做了个简易装置试了一下,果然制作出了没有涩味的精盐。”冷宵目光转向放在父皇书案上的小盐罐。
皇帝示意何公公把盐罐拿给南宫皓。
南宫皓昨日在郡主府,确实尝到了没有涩味的菜肴,但他并未见到真正的精盐长什么样子。
等那精盐罐子摆到自己面前,看着那雪白且精细的盐,他本能地捏了一点放入口中——果然没有涩味!
“父皇,居然真的能制出没有涩味的精盐,这定是父皇爱民之心感动了上天,天佑我永灵,才借三弟之手把这神奇的方子送到父皇面前!”南宫皓说的情真意切,虽然他昨日已经受过一次震撼,但凭着昨日的感觉,今天再演起来依然让人觉得动容!
“定是天佑我永灵!”冷宵附和道。
“皓儿,可知为何宣你?”皇帝问。
“请父皇明示,只要是儿臣能做的,定会倾尽全力为父皇分忧。”南宫皓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父皇知你向来不关心朝政,可眼下太子有各地的灾情要处理,你三皇弟还有西境要守,此制精盐的方子交给朝中任何一位大臣朕都不放心,倒不是不放心这些臣公们,而是不放心他们的家人,朕思来想去,此事也只能仰仗你了,皓儿可愿为父皇分忧?”皇帝逻辑和情感均是很到位。
南宫皓起身跪拜:“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一定会制出精盐。”
“不仅要制出来,还要把制出的精盐变成银子,充盈国库。”皇帝补充道。
南宫皓:“儿臣定不辜负父皇的信任。”
皇帝:“嗯。制盐过程中若有不懂的,多请教你三皇弟,切记,一切以大局为先。”
南宫皓、冷宵:“儿臣遵旨。”
“你们退下吧。”
二人出了御书房后,彼此并未多话,而是各自回了府。
他们二人皆是头脑聪慧之人,深知皇宫之中处处都有他人安插的眼线和耳目。因此,对于这件事情,他们绝不能露出丝毫破绽,以免被旁人察觉出其中端倪,毕竟两位皇子走得太近也是帝王的忌讳,特别是其中一位手上还有军权,当然若这是皇帝亲自给他二人的亲近机会,那就另当别论了。
要知道,南宫皓在皇宫内所度过的时光,比冷宵可是整整多了十年之久!所以当刚听到父皇提及此方是冷宵偶遇世外高人所得时,他心中立刻便明白了——定是郡主不愿过多地引人注意,更不想让别人知晓她与此事有所关联,故而才会嘱咐冷宵这般说辞。
所以此时对南宫皓而言,最重要之事便是一心一意地将后续相关事宜妥善处理,万不可出现任何差错。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整个计划得以顺利推进,最终达成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