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炭就要到了,夏瑜又去市场转了转,定了两个炭盆和一个篝火架子,一些烧火的工具,比如火钳之类的。
看店主的东西质量不错,夏瑜又定了三个大小不一的铁锅,五十个大海碗和十来个小碗、盘子,还有醋瓶、油罐、瓷盆……反正盆盆罐罐的买了不少,都是生活必需品。
大海碗是用来当做饭盒用的,毕竟她在之前的时空没来得及买一次性的餐具。
店主看她买得多,赠送了一些竹勺子、瓷勺子和筷子。
和老板约好了送货的时间,夏瑜就去吃午饭了。
夏瑜很想吃顿热乎乎的饺子,可她发现,这个时空居然还没有出现饺子这种食物,只好点了米饭和炒菜。
等饭的功夫,又有几个食客进了店。
“老板,这才几天啊,一碗面怎么又涨了一文钱?”一个食客抱怨。
既当老板又当小二的老板拿着肩头的毛巾擦了把汗:“实在对不住了,这段时间不是有些旱嘛,面粉开始涨价了,连普通的菘菜也涨价了,我要不涨就赔钱了。不过您放心,到明年春天就好了。”
夏瑜默默喝了口水,这只是前奏,真要是到了明年,恐怕这饭馆都得关门了。
吃完饭,夏瑜干脆就直接去找了卖瓷器的店主,让他家的伙计把她上午定的东西都送货上门。
夏瑜前面带路,后面跟着三个人,他们每人担着两个扁担,都装满了货物。
这些货物照样送到了夏瑜租的那个大院子,结了账,送走了伙计,夏瑜关好门,瞬间把那些瓷器、炊具什么的都装进了空间。
夏瑜没有偷闲,顺手把这些盆盆罐罐的在架子上归置好。
家伙什确实占地方,而且这些东西还怕碰,不能像粮食那样随便一堆就行。
她把备用的木头隔断都用上,整整用了三个半架子,才把这些东西放好。
回去的路上,夏瑜又去买了一大一小两个案板、擀面杖、饺子帘,看到旁边有几个草编的凉席,她也都买了。
想吃就自己做,自食其力嘛,她擅长这个。
她看路边卖的茴香很新鲜,一下子买了20斤,都包圆了,摊主高兴极了,送了她一把大葱。
刚进榆钱胡同,夏瑜又看到了王大嫂,这回她不是一个人,跟十来个妇人坐在胡同里择菜,一边聊天,一边斜眼看她。
嚯!就这阵仗,就这八卦劲儿,就算是狗从这走过去就得身败名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