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贾诩孟茹睁开眼睛,目视张幕,一字一字轻轻吞出:“安南将军志在天下。”
“文忧此来,不过是想看吾如何选择。”
闻言,张幕仰头哈哈一笑,随即问道“那先生如何选择?”
“老夫和文忧一同前来,已经代表答案!”贾诩目光灼灼看着张幕。
但他从李儒口中得知张幕点名道姓要自己时,便已经有了决定。
他在董卓麾下只是一个区区校尉,又是出身凉州被关东世家看不起,属于没人关注的那种人。
他对自身能力十分自信,但从来没有施展过,除去李儒知道部分便没几个人清楚。
可张幕却能点名道姓要他。
这说明,张幕知道他的能力。
张幕如何知道,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这种可能要人命的事情。
可他知道,张幕既然盯上他,还从董卓那边讨要他,显然是志在必得。
若是不答应.....
真以为张幕是英雄?
聪明人都能看出来,张幕乃是绝世枭雄!
他还不想死。
他只有三个选择。
一:从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但可能遭受张幕追杀,也可能在张幕夺得天下后被清算,又或者张幕争夺天下失败他再复出,可他已经念过四十了啊,而张幕才二十。
二:和李儒一起向董卓检举,将张幕拿下,除灭后患。
但张幕乃是绝世枭雄,孤身一人北上,会没有后手吗?
而他看不出张幕有何后手,这得排除。
三:投靠张幕,干脆一点。
而这三个选项摆在一起。
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哈哈哈~”
张幕再次大笑,不由称赞道:“文和先生果然深得谋士五境!”
“这天下,这方面无人能胜过你!”
“何谓谋士五境?”贾诩面上古井不波,漆黑眼眸中却闪过一抹精芒。
谋士五境,是后人总结。
汉末还没这说法。
这个时代形容厉害,都喜欢用古人做参照,比如吾之子房,吾之萧何,还有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张幕缓缓道出。
李儒和贾诩眼眸大亮。
这五谋,道尽谋士一切。
作为一个谋士,若连自己的生命都保全不了,何来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
运用自己的谋略,让自己活下来、并且活得有价值是成为一个谋士,这才最基本的条件。
是故,“谋己”是谋士的第一层境界,也是至关重要一步。
李儒苦笑摇头,想到张幕见他时,不会谋己。
确实可笑啊。
他不是合格的谋士,充其量是董卓的献策工具!
而谋士第二层境界,乃是“谋”人,即学会为自己谋利后,再学会为别人谋,若是一个谋士不能为别人出谋划策,他能称为什么
会谋己、谋人都只能保全少数的几个人,而作为一个谋士,他必须具有“谋”成千上万人生命的能力,此为是“谋”的第三层境界:谋兵。
比起“谋国”来,为一人谋、为千人谋都是很浅的层次。一个人要是能做到“谋国”(指诸侯势力),必须具备远大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能力,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具备,此为谋士第四层境界。
做到了以上四点,你就可以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只有具备谋天下的能力,才可被称为谋主。
李儒是谋主,但却不是合格的谋主。
“主公谬赞了,诩,不敢当。”贾诩站起来,朝着张幕遥遥一拜。
张幕心中一阵舒畅。
懂谋己的聪明人好啊,知道他张幕有前途,选择投靠他。
“吾得先生,如周武王得姜太公!”张幕大笑,并给与很高赞誉。
以贾诩快四十五的岁数,也有这个资格。
贾诩再拜。
主臣皆欢。
这时,贾诩忽然朝李儒问道:“文忧,良禽择木而栖。”
张幕:???
贾诩,好自己人,这就开始帮忙了?
“文和....”
李儒失笑摇头,随后正色道:
“董卓不死,吾自不认主。”
张幕眼睛大亮。
那董卓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