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三国:气运图录,开局收藏甘夫人 > 第222章 两个丞相之才,买一送一这种事!

第222章 两个丞相之才,买一送一这种事!(2 / 2)

而在郭嘉故意泄露下,他又得知张幕麾下现在居然有王朗,华歆,荀攸和荀谌等良才大儒,心底便愈发认可他。

一番交流下来,张纮心中满意,但又有些顾虑,想了想便开口说道:“不知子瑜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这是开门见山了。

张幕收回注意力,也没急着标摊,反而问道“不知子纲先生对天下大势有何看法?”

对于不同的人,他会采取不同方法。

比如荀攸和荀谌有极强个人主见,张幕只要表现出器重,在他们眼中便是魄力,是用人不疑。

可张纮为人极为守规矩,很谨慎,要是占股冒然表现出吾很器重你的样子,反而会被认为轻浮。

一番所谓的相互试探反而很有作用。

“区区小小民,如何敢妄议天下。”

张纮淡然一笑,开口说道:“子瑜乃安监局,不然说一说这天下大势!”

“子纲先生既然感兴趣,那么幕也矫情了。”张幕淡然一笑,侃侃而谈:“如今汉祚衰微,天下纷乱,各路英雄豪杰,都拥兵自重,各图发展,可没有一个诸侯出于公心,是为民众扶危济乱。”

“我虽然年轻识浅,但却有心要干一番事业。”

“如今,我已经拥兵十万,领杨州刺史之职,加安南将军,手下有十数名大将,谋臣文士更多”

“吾计划短时间内吞并会稽和益州,以全江东。”

“等夺得扬州后,吾自表扬州牧,做臣服于朝廷的诸侯。”

“子纲先生以为如何?”

张幕话中满是招揽之意。

张纮没想到他这么直接,犹豫了一下推托道:“老夫见识简陋,况且家母疾病缠身,恐难相助。”

张幕一听,连忙说道:“子纲先生何必自谦?”

“先生之才识闻名遐迩,天下之人无不向往仰慕。”

“如果吾志向得伸,能为天下万民谋福祉,决不会忘记您之教诲。”

说话间,张幕发动影帝级眼睛,双眼很快变得红肿起来。

他知道,张纮受不了这个讨论。

果然,张纮见张幕言辞振奋,神色间流露出觉醒,心中不免有些感动,心中暗暗点头。

“当年周朝王道陵迟,齐桓公、晋文公才能应运而起;王室一旦安宁,诸侯就只能贡奉周朝,尽臣子的本分。”

“子瑜虽然才及冠,但也已经是天下皆知的名士,在百姓眼中更是仁德之士,如今还是安南将军。”

“如果您能够栖身扬州,再吸收豫州部分兵马,那么荆扬二州自可扫平。”

“届时,子瑜可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所建立只功业,

绝不会亚于齐桓和晋文,一定会流芳千古,岂止作一个诸侯呢?”

“目前时事艰难,如果您想要建功立业,就应当尽快率军南渡,吞并会稽郡和豫州。”

“只可惜家母抱恙在身,吾确实不能外出远行。”

“不过老夫会说服好友张昭前来支持您!”

张纮的意思很简单。

他认可张幕的计划和志向,甚至觉得这么做很有前途。

他本人也愿意加入这份有前途的“创业”中,但因为母亲生病,暂时还不行。

为了表示诚意,他可以说服张昭出仕。

说法张昭?

听到张纮这一番话语,张幕心中激荡难平。

原本他的目标只是张纮,还有还有二张另外一位,张昭。

“子纲先生说张昭,可是张子布先生?”

“正是子布!”张纮一丝不苟的点头,随后问道:“至于必定也听说过他。”

“那是自然!”张幕点头:“子布先生和您一样,都是名扬天下的人物,如果二位都能来辅佐我,那就再好不过。”

“只是张昭先生远在东海,如何能来出仕吾呢?”

张昭年少时便好学,擅长隶书,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与琅琊人赵昱、还有他后下王朗一道闻名又互为友好。

张昭成年后曾被举荐为孝廉,但他推辞没有接受,与王朗一起讨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徐州的才士陈琳等对他颇为称赏。

徐州刺史陶谦慕名察举他为茂才,但被张昭拒绝,导致陶谦认为张昭砸轻视他,因此将张昭监禁。

这会张昭还被监禁着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