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回到古代做大亨 > 第555章 潘仁美心中的鄙夷

第555章 潘仁美心中的鄙夷(1 / 1)

这些将军们又回首,对着杨门女将说道:“这是我等,能想到的最好处理方法。既能顾全了圣上的颜面和圣威,又能避免前线将士们的士气受损。希望诸位杨将军,能够以大局为重,不以私利为先,妥善处理此事。”

“对啊,希望各位杨将军大军为重啊,切勿挑起两军之间的冲突啊!”

“杨将军孙来忠君爱国!诸位肯定能顾全陛下的颜面,以稳定三军士气为重。请几位将军三思!”

“都说杨家顾全大局,在国家利益之前不计个人荣辱。一直是吾等钦佩的。这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几位将军请慎重考虑啊!”

此时,那位跪在营帐外请罪的副将,也高声大喊:“属下有罪!是当时属下不了解情况,以为潘帅口述的战报是潘帅所在的大军,指挥作战所致。一时会错了意,将战功张冠李戴,铸成大错。今日末将向杨家将军们在此请罪,要打要罚,悉听尊便。但是请求各位杨将军,给我一个戴功立罪的机会。本人上战场也是来杀敌报国的,不想死在自己人的刀下,即使要战死。也要战死在沙场之上。我个人造成的罪过,不关潘帅和其他诸位将军的关系。请各位杨门女将明鉴。”

这一群人一唱一和的,把几位杨门女将,架的高高的,让她们下不来。他们一时之间也分不清,谁说的对谁说的错,事情的前因后果如何?杨家人是武将世家,耿直的脾气,在战场上打仗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阴谋诡计,却都是不太擅长。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又是维护圣威,又是关乎前方将士的士气。不断的旁敲侧击的,让她们一大局为重。说得花解语她们都有些相信了,似乎对方说的先把圣旨认下来,是最妥当的处理方法。这样既维护了大唐陛下的威严,又保全了前线三军将士的士气。至于个人荣辱得失,杨家人看的一向都是比较淡的。只要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他们有时候并不计较。虽然军功被人冒领,这种事情听起来让人非常的气愤,但是一时之间。这份气愤又没有地方去撒。

不过,杨兮若却在一旁冷笑。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杨家的杨兮若了,经过一年多在李家的岁月,跟在李蘅身边,已经早已经被李蘅教育的,心明眼亮。对各种阴谋,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是以前那个脾气耿直,好哄好骗的杨家人了。

潘仁美和这些将领们一唱一和,杨兮若都看在眼里,都是演技拙劣。事情哪有这么凑巧?你想要把军功照抄一份,结果口述到一大半的时候,来了事情。然后底下副将又误会了,把这份军功写上你的大名送了出去。然后当时又害怕不敢告诉你。这一切也太巧合了吧?

巧合的就像提前安排好的一样。既然当时不敢告诉你,现在为什么又不敢告诉你了?是良心发现了?真是搞笑。而且往朝廷发战报,这么重大的事情,一个副将怎么敢擅自做主张?最后不需要盖你潘仁美大帅的大印吗?就算是这个副将,想要往上报这份军功,最后你潘仁美,盖大印的时候,就不看一眼吗?而且你是照着我的那份军功来抄的,都能抄错了人,把功劳张冠李戴?你这副将长的是什么耳朵?听的是人话,翻译成狗语?

最有意思的是,作为副将,自己军队有没有打仗,不清楚吗?自己军队打这么大的战事,你一个副将,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这说辞骗小孩呢?

现在的杨兮若,瞬间就能明白其中的事情。这是他潘仁美,人为截获了自己的战报,看到了巨大的功劳,又与杨家有私怨,故意瞒下了自己上报军功的折子。

然后,潘仁美自己写了一份折子,冒领自己的军功。在这里又想以大局为重的幌子,想要自己和几位婶婶把,这个错误的甚至认了下来。这让杨兮若对潘家人的无耻嘴脸,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个京城潘家的人,一个一个不是嚣张跋扈之辈,就是心思阴狠无耻小人,要不就是伪装和善的伪君子,总之是没有一个好人。在这里冒领了军功,潘仁美还想装一个好人,真是让她长了见识了。

难怪今天,要热情的宴请自己和几位婶婶,来了之后就在这里大谈以和为贵,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先。就是在为这最后做铺垫,先把自己和几位婶婶架的下不来台。利用几位婶婶爱国忠君的思想,利用她们以大局为重,国家利益为先的思想,想要堂而皇之的占据这份军功。

所以杨兮若在一旁不动声色,听到这里之后,出声附和:“对!潘帅说的有道理。各位婶婶,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先认下这份圣旨吧。我杨兮若个人的荣辱恩怨,可以先放到一边。五千将士的功劳,也可以先放一放,凡事以国家大局为重。我们不要内斗,不论一会儿,圣旨听到什么内容,我们都要心平气和,以大局观去看待它。不要因此造成我们两家的矛盾。潘元帅,你说呢?”

潘仁美听到这里,脸上忍不出了就露出了一丝喜色。果然杨家人就是这个脾气,忠君爱国,君子能欺之以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杨家身为京城七大门阀之一,却与他潘家这个京城八大家族斗的时候,都会吃亏。实力是一方面,智慧和脑袋又是一方面。杨家人的实力固然是胜过潘家,但可惜杨家人的脑袋都木头,不懂得变通,太过耿直,不会耍阴谋诡计。所以才处处的被他们潘家所算计,所以杨家才是七大门阀之末,马上要被他潘家后来居上,快要被取而代之。

潘仁美心中不由得露出一丝鄙夷,什么大局观?什么民族利益?什么国家利益?哪有家族利益重要,哪有个人利益重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杨家人就是不懂得这一点,才会落得这七大门阀,杨家家主一脉,从上到下几乎死绝。搞不好,以后家主也会落到旁支之手,真是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