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看向潘家家主,说道:“你有何话说,这战报到底是真是假?”
潘家家主说道:“陛下,此等大事,我儿潘仁美,岂敢说谎!这种大战,陛下只要派人稍加去打探,就能够知道结果。如若没有发生,他且能信口雌黄?到时候耽误了大事,他就是有几条性命,都不够陛下砍的。所以,代州大捷肯定是真的。”
潘家家主现在心里有数,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因为潘仁美让信使,顺带的带了一封书信给他,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番。潘家家主也早已经想好说辞,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前日里,臣说八日,仁美才赶到代州,当时只是迷惑之词。因为两国交战,到处都是奸细细作。臣恐在这大堂之上说的话。要不了两日,就会传到突厥人的耳中,于是那日,故意在大殿之上,说仁美的军队八日就到达,其实不然。
我儿潘仁美走的时候,就已经跟我定下策略。他出城之后,会让大军佯作动作,缓慢行军。而他则率领骑兵部队轻装简记,日夜兼程,快速赶往代州,给代州的铁勒和突厥联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所以那一次,李蘅派人来告状,说我儿行军太慢。实在是不知我儿的策略,反而是耽误了军情。但是当时臣也是有苦说不出,不敢把实情说出来。所谓兵不厌诈,就是这个意思。要想做到隐蔽行军,千里突袭消息必须保密。要想保密,有时候连自己人都得骗过。还请陛下原谅,臣等当时没有跟陛下详细说明。实在是这千里奔袭事关重大,若是消息不走漏,则可以一击而获全胜;如若消息走漏,那么我儿突袭的部队,也会陷入敌人的包围,则大事休矣。海望陛下见谅。”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还连消带打的,不忘给李蘅上眼药。果然,潘家的老狐狸,奸诈无耻到极点。
李世民听完这番说辞,手摸了摸下巴。心道:若真是如潘家家主所言,潘仁美第一次出发的时候,大军缓慢行军,只是掩人耳目,其实他早已经率领骑兵部队轻装上阵。这样的话,连续四日兼程,确实是能够赶往代州。稍事休整之后,给敌人打一个措手不及,奔袭敌营,获如此大功,也不是不可能。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说道:“嗯,确实如此的话,所言也是有可能的。兵者诡诈也,如此说来,潘仁美已经深得兵法精髓。你潘家又出了一将帅之才,朕深感欣慰。”
潘家家主露出得意之色,说道:“那就请陛下降旨,褒赏三军。否则的话,前方打仗的将士们有功不赏,则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正该如此。将士们在前方用命,用性命建立功业,保卫了大唐基业,理应受到各种嘉奖。来人啊!拟旨,犒赏潘仁美三军将士,军官加官一级,将士赏银十两!”
“是!陛下”手下的太监应道。
此时李世民龙颜大悦,又说道:“此次潘仁美,将这股突然出现的铁勒援军一举歼灭,真是不世战功。一举缓解了北方战事的危机。若是此次征伐突厥成功,他当是首功。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可褒奖他的?”
潘家家主说道:“陛下,所谓一军无二帅,此次出征。我儿仁美与杨兮若一起出征,但是各自为战,是在不利于指挥。臣觉得,应该让他们有个主次。”
“臣附议,潘仁美如此用兵如神,杨兮若应该听从他的调遣才对!”
李世民沉吟一下说道:“各位所说有理。当日,让他们各自领兵,也是朕想看看他们谁有真才实学。如今看来,是潘仁美更胜一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