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松鼠鳜鱼,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等菜很和长孙皇后胃口,吃的赞不绝口。
“不错,你家的菜式可比许多御膳都好!”
李蘅笑道:“夫人喜欢,等走的时候,我送你几道菜方。”
“这怎好意思?”长孙皇后笑道,但是显然很喜欢这几道菜,没有多做推辞。
李蘅道:“没什么?夫人喜欢就好,小丽质也喜欢,我怕她回家没得吃,要闹腾。”
小长乐本来吃的挺欢,但是一听到要走,又有点闷。
李蘅笑道:“吃完饭,我带夫人看看李家村的风景如何?”
“好!”长孙无垢回道:“我来时看到稻田里金黄一片,甚是喜人,也想看看。”
“行!”李蘅笑道,李家第二季水稻还有几天就要收割了,此次回来除了和东方珏结婚之外,就是要组织收割水稻。
吃完饭,长孙无垢和李蘅到田间行走,看到那金黄的稻穗,长孙无垢喜不自禁,不由得的摸着一个穗子看了半响。她虽然以前是大家族小姐,但是成为一国之母之后,也变得关心各种民间之事。对于民间疾苦知道不少,每年也跟着李世民到田间亲民劳作。对农事也知道几分。
李蘅这田间的稻穗长的吓人,大的惊人,颗颗稻粒丰满,一看就极为不凡。远望如黄金水浪,近观金黄喜人。不由的问道:“你这水稻亩产如何?”
李蘅笑道:“不好意思,秘密,无可奉告。”
长孙无垢小嘴一鼓,娇嗔道:“不说就不说,我又不是税官,又不收你粮税。再说我朝粮税,采用的定额制,你多产也不多收你的。”
李蘅莞尔,没想到这位皇后娘娘还保留了几分少女心性,这娇嗔的表情,看得人怦然心动。
李蘅不知道历史上的大唐,粮税是怎么收的。但是这个时空的大唐初期,李渊李世民为了休养生息,又为了稳定国库粮食供应,防止有人授田之后不耕种。所以采用的粮税,是定税制,类似于现代的定额税收。
简单说,就是大唐朝廷,按照田地收税。以劣田十斤,中田二十斤,良田三十斤的额定金额,收取粮食。这相当于正常产量的两成,以此来鼓励农民多产量。因为良田正常平均产量在一百五十斤,不管你多产多少粮食,都只需要交三十斤的粮税就可以,等于多产的都是你多得的。
这样国家按照授田的土地,收取粮税,每年很稳定。每年,农民也很清楚自己交多少税粮,避免中间官员舞弊。同时又变相鼓励农民多产。另外,避免了授田之后,农民荒着地不种,浪费资源。因为是按地收粮,在你名下的地不种,也要收税。就避免农民们地多,不种的现象。
因为大唐初期,地广人稀,全国人口不足两千万,每人授田一百亩,都还有大量土地空闲。地多了,农民种不过来,就浪费资源。
李家村的农民大致就是这样的,良田精耕细作,中田有空捯饬捯饬,劣田一撒种子任其自生自灭。没人指望劣田产多少粮,交完税,能剩多少是多少。但是这样的好处,就国库粮食多了不少,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