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左原(2 / 2)

“是,老师!”李蘅道:“我的下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好!”王恩业喜道:“妙啊,妙!承平这下联对的好。左原,看出你师兄的才学了吧。”

左原心中佩服,这师兄果然不愧是老师教出的第一个秀才。这才思敏捷,真是远超常人。

王恩业捋着胡须笑道:“我再出一联:莺莺燕燕处处融融洽洽。”

左原是要吐血了,这一联也好难啊,是叠字联。

王恩业说完,却不给李蘅时间道:“承平,你来对!”他想看看李蘅的才思到底有多快。

李蘅道:“是,老师,我对: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好!”王恩业大笑,心中放心几分,自己这学生,功课似不曾拉下,就这份敏捷聪明,就不可多得。

敏捷有了,就不知道才学可还行,王恩业笑道:“这快到端午了,承平,不若以端午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李蘅明白这是老师在考较自己,怕是对自己这几年荒废的学业不放心。李蘅虽然是理工男,但是现在社会,大学以前不分科,文理都要。上千年差距的文学底蕴,让李蘅也背下不少诗句文章,随便拿来一首,最起码也是能流传几百年,不至于淹没于历史的好诗。

于是想了想,就吟了一首:“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王恩业听完,击掌叫好:“好,好,不错。此诗甚好,不是只写些喜庆思乡,寓意更和我辈气节。承平,你要记住,做臣子的就要忠君报国,敢于直谏,哪怕喊冤受辱也要尽到臣子的本分。屈原之所以受到后人敬仰,就是因为他能直谏,能以死殉国。”

李蘅只是笑笑:“知道了,老师!”屈原也好,岳飞也罢,愚忠愚君之道,不是他这个现代人所崇尚的。他先爱民族,其后爱国,至于君主,君明则助,君暗则弃。当然这话和王恩业说不得,他是受儒家思想,侵浸几十年的人,忠君爱国思想,根深蒂固。已经分不清忠君和爱国有时候其实是两码事。

王恩业没有发现李蘅的表情,只是在品位自己学生的诗作,半响喜不自禁。看得出,李蘅的学业不但没有放下,还精进不少。以此诗来看,李蘅明年举人是十拿九稳,不要说举人,就是贡士也不在话下,说不得进士也有几分把握。不由的心情大好,又多喝了几倍。

师徒三人喝的日落西山,李蘅才离开,并且命人将已经微醉的师弟左原送回家。必定一个书生,夜晚赶路,万一有个闪失也不好。还交代左原,让他姐姐明后天,抽空去李家庄子,找他安排差使。

沈公子回道古阳县张家宅院,现在这宅院已经是他的了。

进了门,沈公子忽然问道:“赵春迎,那烂货,弄死了没有?”

管家道:“公子,还没了。正有人伺候她,估计再弄两天就弄死了。”

沈公子道:“快,让人别弄了,此女我留着还有用,别真玩死了。带过来,我看看,快去。”

少倾,赵春迎被人像拖死狗一样,拖到沈公子面前,扔在地上。此时,她已经连站起的力气都没有了,见到沈公子流泪哀求:“公子,饶命啊,春迎真不是有意欺瞒。真不知道那秘方是假的。”

沈公子道:“好了,本公子已经查明了,此事确与你无关,这次就饶了你。”

“谢公子,谢公子!”赵春迎连忙嗑的地板作响。

“不过呢,此事也不能这么了了。必定本公子几万两银子折进去了。”

“公子,饶命啊!”

“别急!本公子说饶了你,就饶你。不过须要你给本公子,办件事。办好了重重有赏,让你荣华富贵。办不好,我让你死的比被男人轮死还惨。”

赵春迎闻言脸色铁青,泪水满脸,她现在已经后悔了。想着这一次逃过这一劫,以后再也不合这等人有来往。但是天不随愿,只是人为刀俎,她拒绝不得,只能道:“公子请说。”

“我让你回到李蘅身边,帮我监视他,同时收集李家各种营生的秘法。办好了此事,我不但放你一条生路,还给你万两白银,让你吃喝不愁。办不好,我拉你去大街上,找一群种马弄死你。”

“呜呜呜,春迎知道了!”赵春迎哭泣道,怎么又让她去害表哥,悔不该一时之错,悔之晚矣。

“带下去,找人好生伺候。养两天,养好了,打扮漂亮点,把她送回李家!”

“是,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