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瞥了眼年轻官员,语气淡然:“你在担心什么?”
年轻官员讪讪地笑了笑,眼珠子滴溜溜地左右转动,神情紧张地说道:“听说圣教极其厌恶权贵官僚,那个……”
话未说完,他便停下,一双眼睛警惕地左右张望,满脸惊恐,仿佛下一秒就会冲出一群刀斧手,将自己砍杀。
年轻官员的声音虽小,但在这寂静的大厅里极为明显,周围的官员都听得一清二楚。
一时间,众人纷纷紧张地看向李远,眼神中满是期待、紧张与畏惧。
李远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暗暗摇头。
他本不想多言,可若是任由这些同僚如此疑神疑鬼,难免会生出祸端。
一旦出事,又必然会连累到自己,毕竟如今大家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想到此处,李远轻咳两声,说道:“诸位可曾读过教主的著作?”
说着,他面向东方拱手,似是遥拜杨奇伟。
众人面面相觑,大部分人对杨奇伟的著作都略有了解。
身在官场,若不时刻关注官场禁忌与风向,又怎能安身立命?
然而,那位年轻官员率先开口,满脸疑惑:“略有了解,只是不知与眼下之事有何关联?”
李远微微摇头,叹了口气:“关系自然是大了。”
“李某收集了教主所有的著作,以及圣教在南阳发行的全部报纸。”
“其上不仅记载了教主的每一次讲话,每一项政策,还有教主的诸多零散作品。”
“李某虽不敢说完全读懂教主的心意,但对教主还算略有了解。”
李远侃侃而谈,神情淡定自若。
听到这番话,众人的表情逐渐发生变化,从紧张转为专注,最后变得肃穆起来。
身处官场,尤其是他们这些不上不下的官员,自然深知为官之道的核心所在——向权力的来源负责。
谁掌控着自己的生死荣辱,便要对谁负责。
以前为大明效力,权力来源于上官与皇帝,自然要对上官和皇帝负责;
如今归降圣教,一切生死荣辱皆系于圣教与教主。
领悟教主的心意,便是通天大道。
了解教主的思想,便是飞升之法、登天之门。
入了官场,哪个不想飞黄腾达?
李远斟酌着言辞,解释道:“教主志向高远,在治国、治官、治民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众人连连点头,立马有人赞叹起来。
“教主对天下皇朝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若非熟读历史、洞悉天下皇朝的本质,绝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正是!我曾读过教主对天下皇朝的分析,其中对掠夺型国家的解读,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我看过教主的治国四问残篇,尤其是‘为什么需要国家’‘权力是否需要得到限制’这两篇,令我感触颇深。”
听着众人的赞叹,李远微微颔首,心中松了口气。
既然众人都有所了解,他解释起来便轻松许多。
若他们完全不懂,又如何能领略教主的伟大?
李远斟酌道:“诸位既然了解教主的著作,这事便容易解释了。诸位不解我为何如此平静、镇定,只因我看懂了教主的著作。”
说到这里,李远昂首挺胸,自信满满。
众人彼此对视,瞬间达成共识。
他们纷纷拱手拜道:“还请李大人赐教。”
“请李大人为我等讲解教主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