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渐褪,晨光刺破薄雾。
李香君蜷缩在杨奇伟怀中,呼吸轻缓如蝶翼。
当更夫梆子声第五次在街巷响起,亲卫们踩着积雪换岗时,她忽而化作一缕萦绕着茉莉香的清风,掠过雕花窗棂,消失在鱼肚白的天际。
杨奇伟倚着床头凝望空荡的被褥,指尖残留着若有若无的温度,终究是没有告诉任何人。
好似这一夜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唯有王二,提心吊胆的苦等了一晚上,不知是锦衣卫放弃了任务,还是怎么回事。
十二月十一日,杨奇伟率领五万大军自南阳出发,北上汝州。
而在杨奇伟出发当日,位于叶县和舞阳的三万圣教军便已经开始了行动。
热气球载着圣教的报纸飞跃鲁山,将圣教的新政与理念传向了汝州各地。
十二月十六日,杨奇伟率领军队抵达鲁阳关。
与此同时,叶城与舞阳的三万大军挺进汝州。
四日后,圣教八万大军拿下汝州的府城汝州城。
休整不过三日,杨奇伟再次率军出发,向河南府的洛阳而去。
与此同时,两万圣教军在肖青等人的带领下自伏牛山进入河南府。
面对圣教的十万大军,河南府各县城快速溃败,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至于军队的损失~~
嗯,整个队伍多了七万多人。
其中有四万是从陕北各地逃难来的流民,其他三万则是汝州、河南府的穷苦百姓。
其中又以河南府最多。
他们听说了圣教的事迹,特意前来投奔圣教。
其中虽然多有老弱,但去掉老弱也有四万多青壮。
若是普通将领带兵,自然不可能带着七万流民与穷苦百姓。
且不说这些人有什么用,就说七万人每日需要消耗的粮草,便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但!
这自然不包括开挂的杨奇伟。
他能通过系统商城兑换粮食,倒是不在乎多七万张嘴跟着吃饭。
当然,这些流民,以及穷苦百姓毕竟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与圣教现在的军队相比,已是远远不如。
对于他们,杨奇伟虽然将其暂时收编,但并不算在圣教的正规军编制里。
只是从中挑选了两万精壮当做辅兵。
就这样,圣教一路平推,终于在十二月底,拿下河南府洛水以南全部疆域!
崇祯五年,新春第一天,圣教二十万大军抵达洛阳城外!
而在圣教十万大军北伐的时候,朝廷也做出了应对。
最先做出反应的就是河南洛阳。
准确的说,是洛阳的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是明神宗第三子,母亲郑贵妃以聪慧机警深得皇帝宠爱。
但当时谁也没想到,朱常洵的出生直接引发了万历朝持续十五年的国本之争。
万历十四年,郑贵妃因生子朱常洵被晋封为皇贵妃,地位凌驾于皇长子朱常洛之母王恭妃之上,此举被朝臣视为神宗试图\"废长立幼\"的信号。
内阁首辅申时行、大学士王锡爵等重臣以祖制为由,数十次上疏请求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十八年,四位阁臣甚至以集体辞职施压,导致君臣关系陷入僵局。
最终万历二十九年,在李太后的直接介入下,神宗被迫妥协,立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则被封为福王,封地河南洛阳。
或许是因为对福王的愧疚,或许是因为对朝臣的不满。
福王就藩洛阳后,明神宗给了他众多超规格的待遇。
其婚礼,明神宗耗费白银三十万两。
而建造洛阳王府,花费二十八万两,远超规制十倍!
这二十八万两的花费,可不包括百姓自愿贡献的众多资源,以及大量的免费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