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也该着手相看了(2 / 2)

芳霏想起她家的小儿子,听广田哥提过,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子,之前年龄不够,没能招到铺子,来年倒可以考虑了,这会儿说出来给小姑解围倒也合适。

赵大娘一听芳霏这话,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是啊,是啊,芳霏,你这话啥意思?”

“正是您想的那样,赵大娘。咱们卤肉铺正在扩张,广力哥回头先去咱们县城的铺子学上一阵子。”

“哎,哎!”赵大娘连忙答应,笑得合不拢嘴。

趁着两人交谈的工夫,姜小姑悄悄挪到小姑娘群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眼瞅着大家伙都到齐了,吉时也到了。

姜里正和姜老爹推开祠堂的门,把姜家的两封圣旨请到主桌中央,带着一众姜家子孙,走进祠堂,按照辈分大小,从前到后排好,跪下来,行三拜九叩之礼。

女眷们则跟在祠堂门口外面,同样按照辈分,跟着一块儿行礼。

等姜里正唱了礼毕,众人纷纷起身。

姜老爹打开这次的圣旨,在堂中宣读起来,好让祖宗知晓子孙后代的荣耀。

接着,又把刘氏和如意喊到祖宗牌位前,让祖宗们认一认这得此荣耀的人。

如意和芳霏对这古代的家族文化,又多了一层深刻的认识。

她们打心底里向往这种氛围和家族的团结,对姜老爹让祖宗认人的说法,也是敬重有加。她们的个人经历,让她们不得不信鬼神之说。

祭典流程告终,姜家村众人陆续返回家中。

未几,又纷纷自发搬出家中的桌椅板凳,朝着打谷场而去。

张晋与赵启年也来凑趣,自姜家老宅抬出一张桌子。

广青三兄弟每人手里拎着两条长条凳,紧跟在两位公子身后。

路上遇见村中熟人,便随着广青三兄弟,一口一个“阿爷阿奶、大伯大叔、婶子大娘”地叫着,没多会儿,两人便彻底融入了姜家村这热络的氛围里。

姜阿奶生怕污了新做的衣衫,便领着一众女眷又回到家中,换上平日里家常穿的衣裳。

待她们再度返回打谷场时,张桂枝这位大管事已然指挥起来。

那些不参与祭典的外姓人家的娘子们,有的在洗菜,有的在切菜,一口大锅里正煮着羊肉汤,热气腾腾。

瞧见如意过来,张桂枝下意识地指着几张桌上摆着的供菜,向她讨主意:“这些个供菜,待会儿咋分?要不要再热一热?”

如意应道:“舅母,待会儿随意分配就行。种类太多,不好下锅逐样去热,搁在篦子上蒸一蒸便成。”

“成嘞!你就放心,今儿个厨房这边的事儿我来操持,你在一旁指点一二就好。”张桂枝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地说。

“那我今儿个可得偷个懒啦!”如意笑着应下,忽而又想起后山上的人,赶忙叮嘱,“舅母,待会儿麻烦留几道口味清淡些的菜,还有顾婶婶爱吃的麻辣兔丁和红烧肉也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