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几步的姜家其他人,也是归家心切,纷纷与几个妇人寒暄后,也快步走向村中。
只留下芳霏与几个婶子、大娘们坐在大槐树下唠着家长里短。
快步走出“村口情报站”视线圈的如意,长舒一口气,总算是逃离了那如芒在背的感觉。
为了避免自己被讨论,芳霏决定加入婶子、大娘们,成为她们中的一份子,套好交情,死磕到底,她们不走,自己就不回。
此时,已是午时,一般乡下人都是一日两餐,分别是辰时和申时。
姜家人素来是三餐的习惯,少时姜老爹是县令家的小少爷,从未短过吃食,虽然后来姜老太爷被罢官回乡,但是未被牵连抄没家产,所以姜家人还是有些银两傍身的。
只不过,随着子孙后代读书的花销,姜长业的败家,银子只出不进,这两年才捉襟见肘起来。
但自幼养成的饮食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哪能说改就改。即使只吃清粥配酱菜,众人也要一天三顿,让胃“舒坦”了才行。
所以,此刻的姜家老宅和如意家都冒起了阵阵炊烟。
随着太阳的越发热烈,大槐树下也无风吹拂,几个妇人越发疲倦,纷纷起身回家歇晌,直到熬走了最后一位翠花婶子,芳霏才起身,拍了拍裙子后面的泥土,揉了揉肚皮,慢悠悠的往家走去。
姜家小院中,刘氏见芳霏迟迟未归,便让如意出门寻她。
刚探出房门的如意,看到隔壁翠花婶子抱着个针线笸箩正往家这边走,以防被拉住问个没完没了,如意赶紧把头又缩回门后。
待再次把门打开,就看到芳霏揉着肚子,慢吞吞的走着。
据如意与她相处30年的经验来看,芳霏这是即将血槽清空,精力耗尽的状态。
于是,如意小跑几步,揽住芳霏的腰,带着她往前走,心疼的说道:“我们家芳霏大美女,着实是辛苦了,快回去喝口水润润嗓,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待会儿我给你做个全方位的‘马杀鸡’,保准让你浑身舒坦。\"
芳霏无力的靠着如意撒娇,两人相携步入堂屋,屋内饭菜飘香。此时,刘氏满脸笑意,手脚麻利地刚把热气腾腾的饭菜一一端上桌,正热情地招呼小双入座,刘氏神情中带着几分质朴的腼腆,客气说道:“家里没啥好招待的,都是些农家粗茶淡饭,怕不合你口味,莫要嫌弃啊。”
原本将人送到村中,就打算回城的小双,实在拗不过刘氏的好意,被留下来用午食。
听完刘氏的一番话,略显局促的小双,连忙摆手,眼里透着真诚,说道:“婶子,你做的饭菜很香,也很丰盛。”说完,还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小双本就是个半大孩子,家里唯一一个成年男子还只能躺在床上用饭,又加上夏国本就风气开明,这里又是乡下,几人便没有男女分桌而食。
待用过午食,小双收了此趟马车租金后,便回城交差了。
刘氏带着如意和芳霏快速收拾好餐桌和厨房后,也都回房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