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查找证据
这些人中也就跟张虎招标搭档得任启瑞察觉到了事情不对,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常春建反映情况。
任启瑞还怀着一丝侥幸心理,毕竟招标的事自己也参与了,他担心事情闹大后会牵连到自己,于是选择先去找张虎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虎面对任启瑞的质问,也给出了解释,声称这只是给建筑公司提前支付部分工程款,并没有其他特殊操作。
张虎所说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工程中确实也曾出现过。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大多适用于私人个体作为甲方的情形。当乙方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暂时缺少资金,为了保证工程进度不受影响,甲方会出于合作意愿和推动项目的考虑,暂时支付部分款项给乙方,以此帮助乙方继续推动工程进度。
然而,此次老城区改造工程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有着严格的资金管理和使用规定,与普通的个人项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张虎却故意混淆概念,企图蒙蔽任启瑞,让他相信这一切都是正常操作。
任启瑞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在张虎的巧言令色下,暂时选择了相信他的话,没有将此事进一步上报。
随着“赵氏建设有限公司”的进场施工,各种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由于材料价格虚高,导致工程预算在不知不觉中被严重超支。
为了维持工程表面上的正常推进,施工方不得不压缩其他方面的成本。原本计划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如今只能换成质量稍次的产品;本应配备的专业施工人员数量也被削减,施工质量也下降了很多。
在施工现场,李晓峰作为常驻改造一线的负责人,很明显的察觉到了人员的调动和材料的变化。随着工程推进,人员不但没有增减,反而还削减了一部分人,就连部分建筑材料的质量与之前规划的标准也存在差异,一些施工工艺也没有达到应有的规范。
李晓峰心中顿时警觉起来,他清楚的记得上一世并没有传出老城区改造的负面问题,当然也没有他参与的这个专项改造小组。李晓峰不禁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参与使原本的时间线发生了改变。
李晓峰明白老城区的改造项目对于自己、对于改造小组、甚至整个武岳市政府的重要性,绝不能容忍任何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
还没真正确定问题所在,李晓峰暂时没有向常春建上报,他需要拿出证据来证明建筑施工中的问题。
明着肯定不行,李晓峰只能暗中展开调查,首先要确认材料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他利用自己在施工现场的便利条件,有意无意地盯着进场的材料,借着学习的名义对材料的品牌、规格和质量检测报告进行取证。同时,他有意无意地凑在施工人员中间跟他们交流,询问他们施工中的问题。
通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李晓峰逐渐确认了刚开始跟现在输送的材料根本不是同一种型号。而且所有材料都来自同一家建材公司“王氏建材”,同样的材料这家公司建材的价格超出了其他公司价格近一倍。
李晓峰没敢再耽搁,这件事非同小可,真耽误了大事自己可担当不起。他立即返回了市政府大楼,这事必须要汇报到领导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