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晓峰每天都早早来到法院,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专注地观看法官开庭。
庭审现场庄严肃穆,每一个案件都蕴含着复杂的法律关系和社会现实。李晓峰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双方律师的辩论、法官的裁决,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关键信息和自己的思考感悟。
在休息间隙,李晓峰还主动与一些法官交流,向他们请教对案件的看法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应用。这些交流让他对法律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他的论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一天的庭审结束后,李晓峰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学校。他迫不及待地整理当天的记录,将从庭审中得到的启发融入到论文的构思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晓峰在法院观看庭审的日子里,逐渐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独特的见解。他的论文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内容愈发充实。然而,他依旧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未来即将因为商务部的一场风波和姜远超的一个决定,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姜远超安排秘书叶晨着手处理李晓峰的选调生接收事宜。叶晨按照姜远超的指示,与商务部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确保一切手续都能顺利办理。
而在商务部,江四海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受到了相应的处分。他被记了一次大过,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不得升迁。这个结果虽然没有让他丢掉官职,但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懊悔不已。
与此同时,纪委的调查组在商务部的审查工作仍在继续。虽然主要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但他们还是认真细致地检查着每一个环节,确保商务部的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廉洁地进行。
几天后,李晓峰正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为法律专业论文做最后的冲刺。手机突然震动,幸亏是静音,要不管理员非要把李晓峰赶出去。看着陌生的号码,他拿起手机,匆匆走出图书馆接听。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商务部工作人员公事公办的声音,通知李晓峰获得了这次央选生的补录名额,不过会转调到户籍所在地东山省入职。
李晓峰握着手机,眉头微微皱起,还没等他从这个消息中回过神来,电话刚挂断不久,一个归属东山省的陌生电话又打了过来。他带着满心的疑惑接通电话,电话那头告知他,他的选调生名额有了变动,将被调往东山省工作。
李晓峰感到十分惊讶,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落选央选生,没想到居然还有补录这回事,而且还要转调。在他的认知里,从部委转调到地方,这相当于还没入职自己就被降了一级。这一系列的变故实在是太过突然,让他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李晓峰心里也很茫然。他不过是一个农村家庭出身的小老百姓,既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也不认识什么大人物,实在猜不到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也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他这个层面能够弄清楚的。
不过,李晓峰很快调整好了心态,仔细想想,这个结果也算是好的。原本落选后,他还在考虑是否要去参加竞争同样激烈的省考,现在既然有了这个补录名额,虽然是调到地方,但好歹不用再去经历省考的重重考验,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