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穿着黑衣服的青年走了进帐篷。
长相很普通,看起来就是个普通人,但是他眼神里的神采却是让人感觉到不简单。
“在下襄阳人庞统,拜见刘使君。”
庞统从容不迫地向刘备行礼。
刘备急忙回应:“早听说凤雏的名气了,今天见面果然气宇非凡。”
“士元先生不必多礼。”
庞统微微惊讶了一下,露出了好奇表情。
虽然他自负才学出众,但是年纪轻阅历少。
在荆州七郡范围内名气并不算大。
所谓凤雏之称也只是在某些特定圈子中有名罢了。
但作为外地来的统治者刘备竟然知道他的名字,这让庞统感到非常意外和荣幸。
“多谢使君夸奖,凤雏什么的不过是长辈们过分抬举而已。”
“我才疏学浅实在当不起这种赞誉。”
尽管心里很高兴,但庞统还是十分谦虚地表达感谢之情。
蒋华强在一旁笑道:“你还说自己才疏学浅?要是你都算笨的话,世上大概就没聪明人了吧。
还记得你在鹿门书院给刘琦提过的那个调虎离山之计么,差点坏了大事呢。”
听完此话。
庞统顿时脸色大变,难以置信地盯着刘备旁边的年轻谋士。
这件事他只与刘琦商量过,天知地知的事情怎么会泄露给外人?
难道刘琦投靠刘备后把消息泄露出去了?
庞统心里这么猜测着,脸上的惊讶慢慢消退。
刘备却露出一脸惊讶,看向蒋华强:“文韬军师,你怎么知道刘琦的计策是庞士元出的?”
“刘琦之前可从没跟我提过。”
庞统刚刚压下去的惊讶再次涌上来。
刘备称呼那年轻的读书人为文韬军师。
这么说来,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蒋华强蒋文韬!
听刘备说话的意思,似乎刘琦并没有透露任何消息。
那这样的话。
这蒋文韬又是怎么猜到他是刘琦背后出主意的人?
庞统努力保持冷静,微笑着拱手说道:“原来是闻名天下的兵仙蒋文韬,今天能见到您真是荣幸!”
接着话锋一转。
庞统好奇地问:“可是我不明白,蒋军师是如何断定是我为刘琦出谋划策的呢?”
众人都惊奇地看向蒋华强。
“刘琦那个计策确实是个绝妙好计。”
“以蒯良和蒯越的能力来说,他们两个想不出来这种计谋。”
“荆州知名的智谋人士也就只有蒯家兄弟两人了。”
“他们两个不行,刘表其他的谋士更不用想了。”
蒋华强不紧不慢地说,对蒯家兄弟显得有些看不起。
“蒯氏兄弟想不出这个计谋,刘琦自己更是不可能有这般智谋。”
“我觉得整个荆州中,有这样的智谋的人,不会超过两位。”
“一个是你庞士元,另一个应该就是你的同学,住在隆中的那位卧龙吧。”
“卧龙住乡下,大概不会无聊到帮刘琦出主意对付我主。”
“而你庞士元在刘表手下任职,所以出计谋的人自然只能是你了。”
蒋华强洋洋洒洒地分析完自己的推断,同时也提到了与庞士元齐名的卧龙。
庞统僵住了。
脸上不仅有惊愕,很快变成了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