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拔国内学者的同时,杨玉环还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她深知,西域、吐蕃等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知识体系,若能聘请当地的专家来宫廷教学,定能为宫廷教育带来多元的知识和理念。
于是,她通过外交途径,向西域和吐蕃等地传达了聘请专家的意向。西域各国得知后,纷纷积极响应。他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与大唐的文化交流。
没过多久,一位来自西域的天文专家便抵达了长安。这位专家留着长长的胡须,眼神中透着睿智。他带来了许多西域先进的天文仪器和独特的天文研究成果。
杨玉环亲自接见了他,“欢迎您来到大唐,听闻您在天文领域造诣颇深,希望您能为我大唐宫廷教育带来新的知识。”
西域专家行了个礼,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多谢娘娘,我很荣幸能来到大唐。在我们西域,对天文的研究历史悠久,我们有独特的观测方法和对星宿的解读。我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唐的学生们。”
随后,吐蕃的一位地理专家也来到了长安。他对吐蕃以及周边地区的山川地貌、地理环境非常熟悉,还带来了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
“您的到来,将为我大唐宫廷的地理教学增添丰富的内容。”杨玉环对吐蕃专家说道。
吐蕃专家恭敬地回答:“能为大唐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是我的荣幸。我会把我所知道的关于吐蕃和周边地区的地理知识,详细地讲解给学生们。”
随着这些国内知名学者和国外专家的陆续加入,宫廷的教师队伍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他们的到来,为宫廷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新教师们各自带来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体系,与传统的宫廷教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在一次教师交流会上,一位国内的天文讲师和西域的天文专家热烈地讨论着。“您带来的这种天文观测仪器,我从未见过,它的观测精度似乎更高。”国内讲师说道。
西域专家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们西域特有的仪器,在观测星宿的位置变化时非常有用。我们可以一起研究,将它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
而在地理教学方面,吐蕃专家与国内的地理教师们分享着吐蕃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吐蕃的高原地形,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习俗。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地理与文化的关系。”吐蕃专家说道。
这些新教师的加入,让宫廷教育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他们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为宫廷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多元的思维方式。杨玉环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她知道,有了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宫廷教育改革的成功又多了一份保障,大唐未来的人才培养也将迎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