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雯笛的顺从让夏氏和盛父非常满意。
夏氏觉得理所应当。
一个庶出的女儿,自然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哪还有她说三道四的机会?
为了让孟府那边接受这件事,夏氏也是煞费苦心。
她着人把孟取献给叫了过来,又苦口婆心道:“孟公子,不是我不想把我家那二小姐嫁给你,实在是因为,她是个贪图荣华的,一心想要去锦王府过好日子。而且那丫头最近过了敏,脸上起了疹子。”
说完,夏氏便把盛雯笛给叫了过来。
盛雯笛脸上特意化了妆,脸上满是疹子,粗略一看,差点吓傻了孟取献。
不是说,这盛家庶女美艳绝伦吗?怎么这般模样?
夏氏见孟取献上了当,她连忙又说:“不过孟公子,我家还有一小女,如果您不嫌弃……”
说着,夏氏便把盛雯筠叫了出来。
今天,那盛雯筠盛装打扮了,头上戴着两只花簪子,手腕上戴着掐丝手镯。
虽不是绝世美人,也是一个模样上乘的美人。
盛雯筠娇滴滴地说:“孟公子~”
孟取献一看,就看愣了。
在刚刚出场的盛雯笛的对比下,盛雯筠简直美出天际。
孟取献是盛雯筠的,她是盛家嫡女。
这是要将盛雯筠嫁给他?
之前,他哪敢肖想这盛雯筠啊,娶到盛雯笛就算是不错的了。
孟取献觉得,自己简直走了狗屎运,能够有机会娶到盛雯筠。
两人都以为对方是自己良配,因此两人刚刚见面,那眼神都快拉丝了!
夏氏见了,自是欢喜得不得了。
见了面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了,孟家和盛家很快就交换了拜帖,确定了婚礼日期。
……
很快,到了盛雯笛进锦王的日子。
盛父对盛雯笛有些愧疚。
盛雯笛生的貌美,但锦王府从不缺貌美的姑娘。
盛雯笛这一去,就如同去了一个火坑。
盛父:“雯笛,你别怪为父。”
盛雯笛看出了盛父的愧疚。
但光愧疚是没用的,她要得到点实质性的好处。
于是,盛雯笛就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着盛父。
她不哭也不闹,大大的眼珠子里全是委屈。
有时候,想要得到什么,并不一定需要大吵大闹,一双委屈巴巴的眼睛都足以。
这一出,让盛父无比心疼,于是他大手一挥,给盛雯笛的嫁妆里又多添了一百两白银、一只金锁、两只金元宝、好几匹布以及一个铺子。
这些东西加上原来的嫁妆,足足有三十多抬嫁妆!
这把盛雯筠气得差点扯碎帕子。
她有什么资格得到这么多嫁妆?
但一想到盛雯笛将在王府中消香玉殒,盛雯筠眼底就出现几丝讥讽。
就算有这么多嫁妆那又怎样?还不是没福气花。
这都是命啊,她就等着看盛雯笛的命究竟如何。
看着满满当当的嫁妆,盛雯笛这才松了口气。
她的目的达到了。
感情都是假的,只有钱才是真的。
有了钱,她在王府的日子才能过好。
一晃几日。
锦王府的偏门,进来两顶粉色的轿子,其中一人正是盛雯笛。
按照锦王府的规矩,刚来的侍妾都要先见王妃,行拜妾茶。
小轿停下后,盛雯笛就从轿上下来。
另外一顶轿上,也下来一个身穿袄粉色衣服的女子。
盛雯笛知道,这人就是和她一起进府的侍妾,沈氏。
在进入王府之前,盛雯笛的夏氏就和盛雯笛说起这个沈氏。
沈氏是个商人之女,虽然是个商人之女,但行为大胆,思想也新奇。
盛雯笛没来得及和对方打招呼,王妃身边的李嬷嬷就过来催了,她连忙和沈氏一同去见王妃。
王妃端庄华贵,手上戴着一只十分通透的翡翠手镯,虽然模样不是最出众的,但十分贵气。
盛雯笛连忙小心翼翼下跪:“拜见王妃。”
而旁边的沈禾噘了噘嘴,极其不愿意的跟着一起跪下。
王妃的目光在盛雯笛和沈禾脸上游移,随即淡淡道。
“你们进门了,要专心服侍王爷,为王府开枝散叶,切不可祸乱后院。盛雯笛赐清月阁,赏一百两白银;沈禾赐观月阁,赏一百两白银。”
盛雯笛跪下谢恩:“谢王妃赏赐,妾身一定谨遵王妃的教导。”
王妃又给盛雯笛和沈禾各赐了一个丫鬟、两个太监,随后就让她们退下了。
王妃握着杯子,静静打量着离开的盛雯笛和沈禾。
随后,她问身边的李嬷嬷:“李嬷嬷,你说,这两人能够受宠多久?”
李嬷嬷连忙回应:“那盛雯笛虽然样貌一等一的好,但看起来是个木头人。老奴觉得,这样的人,最多只能受宠一个月。”
盛雯笛确实美,王妃初见她时,都忍不住晃了神。
那娇娇滴滴,弱柳扶风的样子,简直像是大家族里娇养出的小姐。
但以王妃对锦王的了解,他最讨厌这种娇娇滴滴的美人了。
像这种木头人,绝对没过多久就腻了。
而且王府里从不缺美人,能够送进王府的女人,哪个不是青春貌美?
盛雯笛或许能凭借容貌受宠一时,但她看起来柔柔弱弱的,绝对怀不了孕。
如今锦王已经二十三了,但后院里,还只有张侧妃生下一子,谁能够生下孩子,保住自己的地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倒是那沈禾,虽然长的不及盛雯笛漂亮,但在来之前,她就曾听说这人是个奇女子,没准是个大敌。
得小心提防。
……
清月阁和观月阁挨得极近,盛雯笛就和沈禾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