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奉曹操之命令,带着李典等将驻扎在此地。
当听完士卒汇报徐庶大军动向时,荀攸也感叹了一声。
“哎,这徐元直,同样做好了打算啊!”
李典闻言,便问道:“军师,咱们不派兵抵御吗?”
泰山郡的守军可不多啊!
面对徐庶麾下五万大军,守肯定是守不住的。
“抵御?”
荀攸摇了摇头,“主公一共留下两万兵马,我们出城必败无疑!”
麾下这些兵马,不是陆川手下的黑风军!
在城墙之下,六万对十五万。
血战一个多月,直接将袁术大军吞下!
城墙之上的防守,他荀攸或许可以。
出城去抵御?
他做不到啊!
“那这泰山郡,岂不是要拱手让人?”
李典明显有些担忧。
泰山郡可是接壤徐州、青州、兖州、豫州四处的战略要地!
此地要是丢失。
别说日后想攻打徐州难上加难。
对兖州也是威胁所在!
“有得必有失啊!”
“这些,恐怕是徐州被围攻之时,陆川就已经想好的!”
此刻的荀攸也是后知后觉。
他也是得知袁术十五万大军溃败,被人一路追杀到豫州。
乃至丢掉豫州三地,才彻底想明白。
陆川要的,不是三路大军退兵。
倘若这次只是退兵,保不准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而陆川主动出击,就是将这以后的可能性,彻底扼杀在摇篮!
豫州袁术丢了三地,短时间内,已无法起兵。
主公失去泰山郡,再想攻打徐州,就要越过泰山郡、鲁国这道屏障。
甚至还要提防,陆川是否会主动出兵,进攻兖州。
徐州的一点点粮草,换来如此地盘和局面。
陆川的布局,让人细思极恐啊!
“传令各个城池,不得主动应战,能守则守,不能就撤军!”
荀攸当即下令。
此时又想起北面的袁绍大军。
目光也随着想法,逐渐看向了青州方向。
数日后。
青州,齐国,临菑。
“公瑾,好消息啊!”
“主公已经占据了豫州沛国、鲁国、梁国三地!”
“如今元直正在攻打泰山郡!”
黄忠手中拿着信简,踏进营帐,神情无比激动。
有此消息。
就表明,这次三路大军围攻的局面,是彻底破开!
而青州之地,除了身后的北海国和东莱郡。
他们也将半个齐国攻下。
只要打赢眼前的袁绍大军,整个青州都有可能将落入手中!
届时。
陆川手中,不仅有青州、徐州、扬州之地。
还占据了豫州几块地盘。
试问这天下诸侯,还有谁敢来攻伐?!
“确实是好消息!”
周瑜也笑着点了点头。
十万大军攻伐一郡国之地,理应顺风顺水。
但由于袁绍大军同样在此。
所以整个齐国,也以临菑、广县、临朐三地一县为界。
两方各占了一半!
青州最后一地的乐安国,倒无人问津。
原因无他。
只因齐国乃三州交界,位置太过特殊。
不拿下此地,后患无穷啊!
袁绍麾下谋士,应该也是看到这点。
才会在齐国和自己死磕僵持这么长时间。
但现在可不同。
徐庶选择攻打泰山郡,说明当地的兵马并不多!
不然他也不会贸然行事。
有徐庶的兵马在泰山郡。
这齐国之地,似乎并不用自己亲自动手了!
现在要做的。
就是调虎离山,一石二鸟!
周瑜淡淡一笑。
拿出卷空白竹简,洋洋洒洒写了几列,便起身交给了黄忠。
“汉升将军,请将此书信交予元直。”
“我等立刻兵发乐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