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没有弱点的武器,缺点和优点是同时并存的。
如果遭遇到GPS信号遮断干扰,那失去制导信号的“神剑”就会变得和一般铁炮弹无异,依靠惯性往前冲、打到哪儿算哪儿。
要是遇到GPS假信号注入式欺骗,那乐子就更大了,敌人完全能做到引导炮弹想往哪儿飞、就往哪儿飞。
如果前线上的敌我目标过于接近,且制造假信号的手段足够,引导打来的“神剑”落到自己人脑袋顶上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对电子战水平要求较高、不容易做到便是。
总的来说,M982“神剑”依然称得上是一款瑕不掩瑜,且经受住了实战考验,被证明为表现及格还不错的高性能精确制导弹药。
这种对体系的依赖不那么强,不需要多兵种协同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的高性能弹药,是周正深思熟虑一番后认为正适合土耳其人当下情况的。
尤其是GPS的军用级制导信号接入权限,身为北约一份子的土耳其人现在手里就有,是现成的。
所以“神剑”对于眼下的土耳其人来说,完全是一款到手就能用、装上就能打,且没有过高的技术复杂性、容易掌握,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形成实际战斗力的“优质弹药”。
以上这些客观现实情况,那都不用周正再去专门讲明、浪费口舌。
脑海里飞速把各种情况过了一遍的费拉丹,自己就能想明白、意识到。
要问有没有吸引力,想不想要。
那毋庸置疑,“神剑”对土耳其人的吸引力,是半点折扣都不带打的十足诱惑,当然是想要到不行。
可费拉丹同样明白,在谈判桌上可不好对付的俄国人,能把这么价值连城的好东西推销上门来,尤其是在当前极其紧俏的国际大口径炮弹市场行情下。
只怕,俄国人要开出的价码,必不会那么容易就让人接受。
想到这里,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俄国人的费拉丹,又琢磨了一下怎么说合适。
最终不过多时,便将回答脱口而出。
“请允许我先了解一下,谢里宁先生,贵方最多准备提供多少这样的‘现货弹药’。”
不是忘记说量,而是故意等土耳其人自己来问。
答案已经话到嘴边的周正随即一笑。
“200枚,将军,这是我的权限所能提供的最大数量。”
“想要更多?那不但我没这个权限,而且,我也不知道上哪儿才能立刻找来这么多的现货弹药。”
“可能会在某个特大号黑市军火商手里,或者某个吃拿卡要的大权在握之人手中吧,呵,谁知道呢?”
周正这话说起来轻巧,可听到这话的费拉丹中将心里,那可是顿时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惊涛骇浪。
千万别觉得“200”这数字太少而不当回事,要知道,这可是“指哪儿打哪儿”的高性能精确制导炮弹,不是量大管饱、以量取胜的无制导铁炮弹。
全世界任何一支军队,从来都没有过奢侈到把高性能精确制导弹药,当做无制导普通弹药敞开口打的案例。
只因这类弹药动辄十倍、十几倍、乃至二十倍都挡不住的远超常规弹药成本,实在是让人没办法肆意挥霍。
豪横如冷战刚结束时,尚处战力巅峰、库存弹药管够的美军,那也是按照“10%精确制导弹药+90%无制导弹药”的大致比例,遂行战役攻势。
就这已经来得很高,且还是在美军打海湾战争那会儿,能速战速决的前提下。
一旦战争被拖入消耗战阶段、比拼底力,那么超大量的常规无制导弹药,会立刻压倒性地盖过精确制导弹药用量,后者在整场战争中的使用占比还会被进一步压低。
举例来说便是俄国人。
俄国人精确制导弹药打得是多,那常规无制导弹药的用量更是海量。前线的精确制导弹药永远没有“完全够用”一说,必须得时刻计算规划好用量、数着数打。
如此客观现实情况,更能凸显高性能精确制导弹药的超高价值。
“200次指哪儿打哪儿的远程精确打击机会”不容忽视,脑海中飞速权衡各种情况与利弊的费拉丹,还没来得及向周正开口回话,只听得对方的发言已经再度道来。
“6.8万美元,这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2016年时的美国雷神和英国BAE公司给出的成本价,实际售价还要叠加利润来得更贵。”
“那么现在呢?在全球范围内‘炮弹难求’,且斯克兰顿军工厂和BAE兵工厂已经被‘火龙烧仓’,合理按需销毁了产能之后。谁知道这东西的价格会翻十倍、十五倍,还是说二十倍?我想都有可能。”
“毕竟,这是一个连西方的155毫米常规无制导炮弹成本价,都能坐地起价、连翻6倍,而且还有价无市的特殊时期。”
“产品向来以性能说话,更高端的产品永远比低端产品带有更大的附加价值,就像兰博基尼。”
“我们都知道,那只不过是一辆‘四轮、能跑、能拉人代步’的车,仅此而已。但只因为一个‘高端’,就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远超真实成本的附加价值。”
“我想我们现在要谈论的东西,也是如此。您觉得呢?将军。”
“......”
明显能听出俄国人讲的这些话,是妥妥对“买家不利”的费拉丹中将,要说高兴那肯定是高兴不了一点的。
但另一方面,心里跟明镜一般的费拉丹,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俄国人所言没有半句假话,全都是事实。
如今这魔幻的世界,愣是把作为基本军事消耗品的大口径炮弹,搞得跟某种圈钱金融产品一样,价格火箭式狂飙刹不住还在疯涨。
即便是长期关注国际军售市场行情的费拉丹自己,最近这段时间也是因为越发魔幻抽象的现实,而时常忍不住感叹一语“他妈的,这世界怎么成了这样!?”。
也许,在那遥远的东方神秘古国,确实隐藏着一片能让人觉得“这才是正常应当”的军售市场。
但,谁让土耳其人还没吃饭,自己就先把锅砸了?
谈军售合作的基本前提是“人家愿不愿意卖给你”,连这一前提都达不到,那又谈什么军售合作?
费拉丹确实想过“能不能托俄国人的关系去找东边买点回来”的可能性,毕竟“俄国人和中国人的关系已经好到穿一条裤子”这事属于世人皆知。
但这绕了一圈,等于又把话题绕回到了“有求于俄国人”的问题上来。
思来想去,切合现实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各种意义上都觉得“不能得罪这俄国人的大官,免得自绝后路”的费拉丹,最终还是把那实在不想说的话说出了口。
“那——谢里宁先生,不知这200枚炮弹的具体报价,又是如何呢?”
因为周正刚刚已经说过“翻十倍、十五倍,还是说二十倍”这话的缘故。
数学及格没问题的费拉丹自己盘算了一下,真要按最坏情况来说,这一枚炮弹的“当今成本价”,高达惊人的136万美元都有可能。
再给你乘个200,2720万美元的“当今总成本价”就出炉了。
俄国人再捞点赚一笔,再在总成本价的基础上加个2000万,就这4720万美元的总价还没到头。
考虑到“行情紧俏”再来点“合理加价”,既然你土耳其人、我俄国人,咱“哥俩关系好”。给你算便宜点友情价凑个整,那就6000万美元得了。
什么?6000万美元买200枚“神剑”你觉得贵?
老兄啊,看看美国人的陆军吧,那可都手里端着碗、碗里放着美元,蹲路边有钱都没处买炮弹呢啊,俩主要产能工厂都给“火龙烧仓”了啊。
你要给他们说掏6000万美元,就有200枚现货“神剑”立刻提走,那可梦里都得笑醒啊。
知道这生意不能单纯只算钱,得考虑更多其它因素的费拉丹中将暗自咬了咬牙。
索性做好了“实在不行就6000万”,先笼统答应下来,好跟俄国人谈后续条件的准备。
毕竟从“达成谈判基本共识”到“真正签署军售合同”,那不是还有段距离呢吗?
真要是不行,到时候咱可以耍赖皮,适当玩玩“翻脸不认账”不是?
然而,令费拉丹属实没想到的是。
面前这位俄国来的谢里宁先生,接下来开出的实际报价,却大大出乎了自己以为“基本无误,符合对俄国人刻板印象”的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