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还是土地问题。n
维京人给的压力太大了。n
苏格南如果不南下,不只是生活质量问题,甚至可能灭亡!n
土地......n
奥兰头又疼了。n
交换俘虏,蒂勒尔等了三天,他受到多次言语羞辱,但保持良好素养,因为他发现其他俘虏回嘴之后,会受到更不人道的痛殴。n
这三天内,奥兰还没跟苏格兰人见面,一支氏族山地步兵乘着小船,从苏格兰中部的“司康地区”来到,他们没有往西南方进入战场,而用简易小船,直接南渡,一天时间,就进入一海之隔的爱丁堡北面。n
他们同维京人一样,身上布满刺青,脸上抹着颜料。n
是氏族中曾经犯罪过沦为奴隶之人,苏格兰的“考桑坦王”,给他们下达命令,能建立功劳就解除一切罪过。n
他们上了岸后,一度打进蒂勒尔的居处,将城镇洗劫一空。n
蒂勒尔貌美的男宠被带走当成奴隶。n
他的领主座椅,还被离开前的山民把皮革取下,拉了泡屎上去。n
作为到此一游的证据。n
奥兰派人回守,他们就退,沿着海流北上,重新进入到战场周边。n
如果来回拉扯,这几十万山民会把自己拖死。n
有些亏一定要吃,奥兰仔细审视状况,压住蒂勒尔属下的不满。n
依然要继续谈判n
他叫来爱丁堡跟苏格兰交界,这块土地上居住多年僧侣还有庄园主。n
问了很多事,又找来地图,详细分析现在敌我双方的问题。n
此时的苏格兰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n
地形不规则崎岖,气候多变。n
再过几个月,漫长又寒冷的冬天,能把人逼疯。n
更北的高地,可以到零下数十度。n
没有足够财力开发下,成片沼泽跟湿地。n
不熟路之人走着走着,能掉坑里淹死。n
北地山民过的跟北欧最偏的维京人一样难。n
地处北纬,降雨量也不小,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使土地非常贫瘠,生产效率非常低。n
如果不在夏季就积累足够食物,那冬天一到,疾病跟饥荒,就要收割一波。n
这几个月来,苏格兰人调动好几千氏族不退,包含强取奥兰作为夏季出征,荒废农业的想法在。n
从地理,农业,人口,商业,还有持续作战的能力,奥兰给众人做出分析后,看这群文盲依然不爽,想要报复。n
奥兰懒得再说,一锤定音。n
地是不能割的,爱丁堡郡自古以来就是我诺森布利亚的土地,n
这一旦开了口,会有麻烦,不过作为大国,对这群山蛮,可以恰当的给点好处。n
“赔款?”n
有贵族反对,南丁也不同意。n
什么赔款,这帮文盲能把一件好好的事说成如此难听。n
“是馈赠!”n
馈赠不割地,我带英自有国情在此!n
其实奥兰还是要割的,但他想了一个花招,是他从盎萨先王土地纠纷中,找出的例子。n
在互相抢夺伤害的状态下,都不信赖对方,奥兰先派使者过去,对面也同样如此,双方在战场外六十里的地方,一处河道上,举行意见交换。n
山民使者把奥兰的意见书收下后,还神气十足的亮出十字弩来。n
等到稍晚,奥兰又收到苏格兰人对自己提议有兴趣意见,总算松了一口气。n
七月多了,他最迟最迟八月一定要回去南方,更大的战场在哪。n
这次是真的要谈。n
一样是上次交战的峡谷。n
如果诺森布里亚以南的算是开化世界,那这群苏格兰山民就有点半封建的意思。n
面前这群士兵装备简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厚重毛皮跟裤子,许多人胸前缝制的兽皮,只有一部分士兵才有铁甲跟铜片。n
他们的弓相比威尔士过来的长弓更简单,粗糙的木头削减,弦则由羊肠或牛筋制成。n
最前面一排的贵族还好点,皮革整齐,也有整套链甲,还有各色丝质长袍。n
这群贵族面前,有士兵举着大盾,预防奥兰这边突然放箭偷袭。n
初见这位大了自己十岁的考桑坦王,奥兰没有用官方称谓,而是喊着,我亲爱的家人。n
我的兄长!n
对方只是礼貌点头。n
考桑坦王比奥兰想象中的要强壮,父亲死后,叔父上位,随后氏族动乱,他用了几年把这个不稳固的王朝,给坚持下来。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