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当他心中想要感悟与自己所修真法相关的法理时,心头自然又知道了如何去做。
程振直接按照心中的方法,以三门真法为引溯源而上,不断穷究法理。
每道法理其蕴含的信息都是无量的,乃至其分支蕴含的信息也是无量的。以程振如今修为,同样是无法承载。
不过,或许是法道修士的自有其特性,程振面对这无量信息时却不会像最初进入时那般有神飞魄散的危险。好似只要修行了某条法道,那面对相关知识时便如同源一般。
程振此时便如一滴水汇入大江大海,徜徉其中,融入其中,同时自身法道境界也在以此前从未有过的速度在提升!
而程振此前所修真法,“谛听”,“涟漪”,“印神”以及其他还未成型的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纠缠融合,最终混为一体,升华为了另一种玄妙状态。
随着程振所悟法理的融会贯通,程振也相当于在这法理之海中开辟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法理!
说是开辟,也只是一种形容。其实,法理即道,恒常如一,不增不减。修士只能说是在领悟法理,而不能说开辟、创造了新的法理。
与其说开辟,不如说认为去定义了某个法理概念更为贴切。
便如九洲天地中水,有的地方叫北海,有的地方叫南海,有的地方叫乱离海,有的地方叫成江,叫步河。
这些都是人为定义的概念,其实在定义这些名字之前,这些水便存在了,且相互联通,并无什么区别。
只是人觉得某片水域是个整体,与别处不同,应当取个名字加以区分,这才有了这么多名字。
法理也是这般,诸多法理如一,本就在那里。然后,修士所见不同,便有了阴阳法理,五行法理,日月山川法理等等。
如今,又有一个名为程振的小小修士,机缘之下以自己有限的目光梳理出了一部分法理之间的联系。
于是,又一个有别于其他法理概念的概念便出现。
与阴阳、五行这种概念相比,这新生的法理微乎其微。便如不知名的山间小涧之于成江、布河。
然,法理无分大小,有一人将之领悟出来,其便存在于世间,不会消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