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大人彬彬有礼地开口道:“诸位老爷子请坐,今日将诸位请来,是想向诸位请教一下,这播州县以前可有像今年这般大雨瓢泼?”
这些老人听到这话,纷纷开始回忆往昔的岁月,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缓缓开口道:“老夫依稀记得年少时曾有过这般倾盆大雨,但当时村中有位智者,带领大家深挖沟渠排水,又筑起简易土坝才护住了农田。”
知县大人眼睛一亮,然后继续追问得更加详细:“老爷子可否仔细回忆一下,这挖沟排水需要留意哪些细节?再者,当年的河水是否暴涨?还有没有发生其他事情?”
有两位老人,看上去与这位老人年龄相仿,听闻此言,犹如记忆的闸门被猛地打开,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于是三人开始追忆往昔。
老人1感叹道:“这已是六十八年前的旧事了,那时老夫尚年幼,年仅六岁,诸多细节已如过眼云烟,难以记清,但犹记得有人言及播州县的洪水河水位暴涨,如凶猛巨兽,淹没了下游数个村庄的良田,其余之事,便无从知晓了。”
老人2附和道:“那年老夫十岁,彼时居于大河村,村前那条大河,亦如脱缰野马,河水暴涨,水位直抵我们的小腿,家中粮食尽皆泡水,收成更是无从谈起。那一年洪水过后,饿殍遍地。”
“而且,我还听闻后山村被滑落的山体掩埋大半,后山村人大多命丧黄泉,当时我爹娘闻此噩耗,只道万幸大河村未居于山脚下。”
老人3亦回忆道:“我也想起来了,那年老夫十二岁,我家乃播州县人氏,县里那条曲水河,亦是水位骤升,河水如汹涌洪流,漫入家中,水位最高时,竟达小脚肚子。好在我家未雨绸缪,提前将粮食用青砖垫高,床铺亦高高垫起,才得以保住大部分家产。待洪水退去,城门口涌入众多难民,彼时局势混乱,无人问津,众多难民皆命丧黄泉。”
知县大人一行人闻听此言,皆感事态紧急,然几人仍欲追问得更为详尽,遂由知县大人发问,三人竭力回想,忆起则答上几句。
而其余老者的年岁与三人相比,犹如繁星与皓月,对六十八年前的洪灾影响甚微。或许有些人那时年幼无知,宛如懵懂的雏鸟,尚未留下记忆的痕迹;亦或许有些人彼时尚未降临人世,对那场灾难全然不知。
在知县大人与三位老者交谈约二十分钟后,待三人将所能忆起之事一一道来,知县大人便命人毕恭毕敬地送这些老者归家。
随后,知县大人一行人开始群策群力,最终拍板定案:
第一,先召集里长至此,将商议的方案交代给里长来完成,每位里长县衙再派2名衙役前去协助。播州县一共有10位里长(pS:里长就相当于现代的镇长),而播州县总共有95个村子,里长回去再告知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村长,让村长将县衙的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