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这个困扰多时的问题终于水落石出了。
在李憨停口后,刀子哥终于放下手中的纸和笔,长长舒一口气……
午后的阳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户斜斜照进来,在斑驳的地面上投下菱形的光斑。
他用那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自己大腿,发出\"噗噗\"的轻响。
这个发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刀子哥他们赚钱少的根源,说到底大多还是出在他手下那帮兄弟的身上。
事情其实很简单,简单得让人哭笑不得。
魏小刀带着二三十个兄弟在搞买卖,虽然表面上看去风风火火,每天大批进出货很牛逼的样子。
可实际上呢?
利润,根本无法把控!
就像个漏水的木桶,看着装得多,实则存不住。
总的问题,就出在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上
——既没有真正能掌控大局的人坐镇指挥,更没有像样的会计来统一管理账目。
那帮兄弟个个都是能打能拼的好手,可要说到记账算账什么的,真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了。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今天你支点钱买东西、明天我借点钱去喝酒的混乱局面。
之前李憨翻着账本时,常常看到这样的记录:“三月初五,王二支取五块,说是要去买绳索”;“三月十二,张三借十块,请兄弟们喝酒”。
更离谱的是,还有“四月初一,李四借十五块,说是家中老母生病”。
这些支取零零散散,有的后面画个圈表示已还,有的干脆连个记号都没有。
进项与花销搅在一起,活像一锅煮糊了的粥,短时间内根本没法算清楚。
这表明啥?
这表明魏小刀仍旧走的是那种兄弟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江湖放养模式。
别说其他人了,就算他自己不也是这个样?
每次收了货款,必定要摆上几桌,酒肉管够。
而酒过三巡,一旦有人嚷着要预支工钱,魏小刀往往醉醺醺地一挥手就答应了。
可关键是,
第二天酒醒后,谁还记得清具体数目?
——像这种做派,不出问题才奇怪了呢!
说句实在话,也就是魏小刀手下的那帮人还算仗义。
虽然在花钱吃喝上大手大脚,也经常性预支工资,但至少在正经做生意的时候没人去暗中谋私利。
进货时没人吃回扣,卖货时没人截留货款。
要不然啊,别说赚钱了,不亏钱都算是好的了......
到了此时,李憨不禁叹了口气。
他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魏小刀,后者正皱着眉头满腹心事的模样,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
外面照进来的阳光落在他那张黝黑的脸上,映出深深浅浅的阴影……
是的,他很发愁。
现在弄清楚又能咋样?
魏小刀仿佛感受到李憨的目光,抬头看了他一眼,内心中忍不住哀叹不已!
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此刻脸上写满了纠结,浓密的眉毛几乎要拧成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