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的身份不相称啊,激起了惊天巨浪。”
“这几天让总部那些人折腾苦了,你不是也看他们发来的那些电报了,就没有一点触动吗?”
“压住火,至多不回复就是,他们自明白态度。”
“在河底会议上我替他们背了黑锅,他们还在下达天书让我执行,谁受得了?”
“看起来,洋人当顾问,或者那么几个毛头小子们在白熊国对着地图画线,确实不行,做文学家可以,用于打仗不行,那可是人命啊。”余总指挥也说。
“我在白熊国工作期间,曾经研读过他们的一些战例,几乎全是人海战术,就找不到几个官渡赤壁那样以少胜多的战例。如果广朋那在绿皮那样以一个团控制一个师的战例出现,在他们心目中,这个将军就是可以封神的了。”郭主持继续说。
”粮食已经不多,是该想办法了。”常执委转变了话题,不愿意再谈及那些让他伤心的白熊国导演的事情了。
“看广朋的攻关报告过来后,我们马上做决定吧,看起来,情况万分紧急,实在等不得了。”郭主持点点头,表示赞同。
“对。不过,我感觉估计最大的争议就是轻装,也就是抛弃几乎所有重装备,以及物资。”余总指挥说出了心里话。
“没有办法,还是保住人最重要,没有人,什么都不会有,有了人,什么都会无中生有。”
“平安县就是现成的补给基地,广朋的侦察工作确实做的不错。”常执委称。
“秦局长这一次要派上用场,那就是监督留下一切非必要装备。”
“我还以为你要派他们去当督军,当儒将呢。”常执委取笑说。
“儒将那些玩意,是唐明皇发扬光大的,弄了一些他信得过的太监当监军,结果是去瞎指挥,搞乱了战场再进谗言杀了军事主官灭口,推卸责任,别人打胜了他们就自称儒将,赏赐比军官还多,不是寒心吗?”
“这个我们也不懂,就是看到一些人自称儒将,也就是会写字,不会武功,手无缚鸡之力,还以此为荣瞧不起军官,只会在地图上画圈圈,感到很搞笑。”
“李世民朱元璋造反没有监军,所向披靡,太平时期用上监军看住军官,就败仗一个接一个,把自己江山都彻底的丢了。跟白熊国学来的保卫局那些人,就是干整人在行,别的不行。我要让他们干杂活去,治治他们的傲气。”
“要不我们也要列一个清单,明确哪一些必须留下,哪一些可以带走。”余总指挥再次岔开了话题。
“广朋团例外吧,他们是当然的主攻,必须留出空间。”
“广朋不会给自己留空间,他会主动要求和大部队一样的。”
吃完饭,三人收拾洗刷完毕,走到地图前,开始琢磨上午会议上每个人提出的突破计划。
总部电台发来的消息里面,送到指挥部的只有敌情通报和人员消息,其他的电报一律要等待战役后才送过来。这也是郭主持的安排。
东林军持续向咸阳省增军,已经与大漠军差不多的兵力,又有一个师离开咸阳城,分散部署到了唐中地区。
蜀郡那边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几个师在把守着山口,后面不远还有几个师作为后备力量,梯次配置事态很明显,就是不许外人进入他们的防区。
“不能再等,应该下决心了。”郭主持看完敌情通报后,两个指头轻轻敲击着桌面,再次说。
“广朋的报告该到了吧?”
“报告,言团长派人送来报告!”警卫员在门口喊道。
“拿进来。”
“他怎么没有亲自过来呢?”常执委说。
“言团长回到驻地,到连队去了。”
“干什么?”
“说是去检查装备。”
三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点点头。
“好吧,广朋团长检查完连队,让他不论早晚都要到我们这里来一下。”
几人看完广朋的方案报告,感叹说:
“还是他这个方案踏实可行,文字不多,事情不小,符合他的性格。”
“他提出的装备方案非常好,只带一天干粮,全部作战器材,就连炊事班的锅也砸了。这就是典型的要破釜沉舟啊。”
“全军也这么做吧,你觉得怎么样?”郭主持问常执委。
“那,我们也要带头这么做。你那些宝贝书,可就一本也带不走了,心里会感觉怎么样?”郭主持是大学毕业,喜欢收集和阅读古书,甚至到白熊国工作期间,也带着一些古书阅读,现在要全部丢掉,常执委理解他的心情。
“没有办法,就看村里的先生和学堂那里,就统统送给他们吧,也是有用的,起码比烧了强。”他的眼里噙着泪水。
“这就好办了,电台室的所有东西是唯一全部带走的,其余的,统统丢掉!”常执委下了决心。
其他部队也陆续送来了突袭的方案报告,他们大体看了一下,比较之后决定还是决定选择广朋方案,那就是以广朋团为先锋,选择另一个团担任辅助作战配合任务,由广朋统一指挥,攻关装备由他们从全军自己挑选!
眼看天已经黑下来,广朋还没有到来,他们决定亲自到广朋团驻地去见他,共同商议最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