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一句很流行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简直就是他现在心情的真实写照!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天真了?
是不是真的不该趟这趟浑水?
就在李明快要被绝望淹没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声音。
“李大人,您这是怎么了?垂头丧气的,可不像您平时的风格啊!”
李明猛地抬头,只见宋应星正站在他面前,一脸关切地看着他。
“宋先生……”李明苦笑一声,正要开口倾诉,却见宋应星神秘一笑,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其实……我这里有点‘好东西’,您要不要看看?”李明抹了把脸,苦笑着将自己在户部和学府的遭遇一股脑倒了出来。
宋应星听完,非但没有沮丧,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李明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心想这老宋莫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李大人,您这是当局者迷啊!”宋应星笑罢,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您想想,那些老顽固,满脑子都是之乎者也,怎么会理解科技的重要性?您跟他们讲道理,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李明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是啊,自己怎么就钻了牛角尖呢?
跟那些顽固派讲道理,纯属浪费口舌!
“那依宋先生之见,咱们该如何是好?”李明虚心求教。
宋应星神秘一笑:“咱们啊,得另辟蹊径!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咱们不需要所有人都理解,只需要找到那些渴望改变,渴望进步的人,就足够了!”
李明眼前一亮,对啊!
自己怎么就忘了这茬呢?
这大明朝,又不是只有守旧派!
还有无数渴望知识,渴望改变的年轻人!
想到这里,李明立刻来了精神。
他回到自己的书房,摊开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他将自己脑海中关于科技发展的知识,结合大明朝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科技发展规划书。
这份规划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目标和计划。
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从农业生产到军事装备,李明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写完规划书,李明立刻召集了一批年轻的工匠学徒。
这些学徒,大多出身贫寒,没有机会接受正统教育,但却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李明将规划书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给这些学徒听。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科技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情。
“各位,咱们的机会来了!”李明慷慨激昂地说道,“只要咱们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国家的命运!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干吗?”
“愿意!”学徒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他们的
看到这一幕,李明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接下来,李明带领着这些学徒,开始了他们的科技之旅。
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没有先进的设备,但他们有的是热情和创造力!
他们利用有限的条件,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科技项目。
他们改进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们研究火药,制造威力更大的武器;他们学习造船技术,打造更加坚固的船只……
虽然这些项目都很简单,但却让李明看到了一丝希望。
他知道,星星之火,已经点燃!
然而,资金和传统学府的问题依然像两座大山,横亘在李明面前。
没有资金,科技发展就无法持续;没有传统学府的支持,就无法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李明知道,要真正推动科技再兴,还需要与守旧势力进行更艰难的斗争。
“宋先生,”李明看向宋应星,“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宋应星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李大人,您忘了咱们还有个‘秘密武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