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了扳倒自己,真是不择手段!
他感到一阵无力,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
他想解释,想反驳,可是,面对这群老奸巨猾的对手,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皇上……臣……”李明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的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就在这时,大殿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慢着!我有话说!”
这声音,不高不低,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威严,像是一块巨石,硬生生砸进了这剑拔弩张的朝堂之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便服,却难掩一身正气的年轻人,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你是何人?竟敢擅闯金銮殿?”那兵部尚书一愣,随即厉声喝道,心里却“咯噔”一下,暗叫不好,这人……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来人正是李明的好友,也是沿海地区的一名富商,名叫沈万三。
他这次来,可不是来观光的,而是来给李明撑腰的!
沈万三不慌不忙,先是向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朗声道:“皇上,草民沈万三,乃是沿海商人,今日前来,是想为李大人说几句公道话!”
“哦?你说说看。”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他对这个沈万三,倒是有些印象。
沈万三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表演:“皇上,诸位大人,你们可知道,自从李大人推行了新海禁政策,我们沿海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好吗?”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那些面色不善的保守派大臣,继续说道:“以前啊,我们出海打渔,提心吊胆,生怕遇到倭寇,更怕被官府当成倭寇抓起来!现在呢?有了李大人的新政策,我们不仅可以放心大胆地出海,还能把鱼虾卖到更远的地方,赚更多的钱!”
“这还不算啥!”沈万三提高了嗓门,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最重要的是,我们沿海的贸易,也跟着红火起来了!以前啊,那些番邦商人,一个个都跟防贼似的防着我们,生怕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现在呢?他们一个个都跟见了亲爹似的,巴巴地跑来跟我们做生意!”
沈万三说着,还比划了一个夸张的手势,引得一些大臣忍不住笑出了声。
“皇上,您可不知道,那些番邦商人,一个个都傻乎乎的,拿着金银珠宝,换我们一些不值钱的丝绸、茶叶、瓷器……哎呦,那场面,简直是……太爽了!”沈万三说着,还忍不住搓了搓手,一副捡了天大便宜的模样。
“哈哈哈……”
这下,就连朱元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沈万三这一番话,可谓是声情并茂,有理有据,把新海禁政策的好处,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些原本还气势汹汹的保守派大臣,一个个都像是霜打的茄子,蔫了。
“皇上,这沈万三所言,句句属实!”这时,渔民代表也站了出来,激动地说道,“我们渔民,都是新海禁政策的受益者!李大人,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皇上,臣也以为,新海禁政策,利国利民,不可废除!”海防将领也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眼看着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李明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暂时度过了危机。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也开始动摇。
他原本就对新海禁政策抱有期望,只是碍于保守派大臣的压力,才一直没有表态。
现在,有了沈万三等人的证词,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向李明倾斜。
“此事……朕知道了。”朱元璋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新海禁政策,暂且搁置,容后再议!”
“皇上圣明!”
那些保守派大臣,虽然心中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他们知道,这次,他们算是输了。
李明向沈万三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沈万三则回以一个“你懂的”的微笑。
散朝后,李明和沈万三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老沈,这次多亏你了!”李明拍了拍沈万三的肩膀,由衷地感谢道。
“嗨,自家兄弟,客气啥!”沈万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不过,老李,你也别高兴得太早,那些老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肯定还会想方设法地对付你!”
“我知道。”李明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李明,也不是吃素的!”
“那就好!”沈万三嘿嘿一笑,“对了,老李,我听说,最近海上,好像不太平啊……”
“哦?怎么说?”李明眉头一挑,敏锐地捕捉到了沈万三话中的含义。
“我听说……那些走私贩子,最近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沈万三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李明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他们这是……自寻死路!”
“老李,最近我新得了一张极好的床,要不要……”沈万三话未说完。
李明已经大踏步地走远,只留给沈万三一个潇洒的背影,和一声若有若无的低语:“正事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