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目光扫过其他官员,继续安排道:“其他的省级官员,除了一人留守长沙外,一人选一个受灾严重的地点去赈灾。”
在长沙又做了风行雷厉的安排之后,张伟又匆匆带人赶往了水灾最严重的常德地区。
在常德呆了半个月以后,张伟又来到岳阳跟谭怀德交换,随后又来到益阳。
在三个水灾最严重的地方,张伟终于亲身体验到了古代普通百姓面对灾难时脆弱的抵抗能力。
此次受灾的三个地方可以称之为湖南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无论是从建筑规模还是百姓的衣着来看,都比自己老家昭陵府武隆县强很多。
尽管如此,面对这滔天的洪水和基本绝收的粮田,很多百姓已经被逼的无家可归,甚至要卖儿卖女才能活下去了。
张伟面对这种情况也救不了太多的人,只能督促官府尽量公平的赈灾,确保尽可能多的人有活下去的机会。
根据张伟不完全的统计,普通的灾民在这次水灾中生存下来的概率大约只有7到8成。
这还是在官府积极赈灾,这个地区本身物产比较丰富的情况下。
灾民中最容易存幸,存下来的就是青壮,其次是小孩,最次是老人。
一群灾民中,往往最先消失的是老人,然后不见的是小孩,挺到最后的基本上都是青壮。
因为充分见识了灾民的无助和可怜。
张伟对于与在赈灾时还敢于捞钱贪粮的官吏,见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
张伟靠着自己的钦差身份和御赐的王命旗牌,对四品及以下官员有便宜行事的处置权利。
靠着便宜行事,先斩后奏的权力,张伟手起刀落,一连杀了好几个州县的主官和负责账灾的次官。
在确认岳阳府的通判贪污了两千石赈灾粮之后,张伟直接把这位从五品的官员当着灾民的面就地正法了。
完事之后,张伟还把渎职的岳阳知府也罢免掉,从长沙直接安排了一位精明能干的官员接任岳阳知府。
此消息一出,整个湖南官场都为之一振,赈灾的风气也大为好转。
由于张伟指挥得当,调度及时,又带头亲赴一线。
整个湖南行省的赈灾工作颇有成效,把绝大部分赈灾粮都用在了灾民身上。
当然,老天也比较消停,到了九月初,天气开始逐渐放晴。
到了九月中旬,湖南的水灾基本消停下来。
到九月底,赈灾工作也基本收尾。
张伟的湖南之行总算要告一段落。
十月初,张伟在岳阳安置好最后一批灾民之后,快马返回长沙,准备从长沙返京。
当然,返京之前,张伟还有一件不得不的事。
那就是去祭拜故去好些年的邹二伯,并拜访自己的好友兼大舅哥兼亲家邹标。
邹二伯从鸿泸寺少卿的位子退下来返回长沙老家之后,没几年就走了。
当时远在苏北的张伟夫妇自然没有办法亲身回长沙祭拜。
这次张伟来长沙之前,妻子邹若芙一再要求张伟一定要好好祭拜邹二伯一番。
邹二伯就葬在长沙邹家的祖坟里。
由于张伟要来祭拜邹二伯,所以邹标也特意赶回来陪同张伟祭拜。